前些日与程华在宝石山上,仍是晴空万里,俯看孤山上郁郁郁葱葱、古樟叠翠,楼台亭阁、时隐时现。不由低吟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放眼望去,但见那白堤之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原本平静如镜的西湖,此刻却被一片朦胧的烟雨所笼罩。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宛如一层轻纱,轻轻地覆盖在了大地上。远处的断桥处更是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或撑着伞,或披着雨衣,都在这迷蒙的雨雾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此时的湖水一改往日的温柔宁静,变得汹涌澎湃起来。狂风呼啸而过,掀起层层巨浪,狠狠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和堤岸。浪花飞溅而起,如同银珠散落般四处迸射,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激昂乐章。
然而,即便天气如此恶劣,前来游览的游客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无减。人们或是被这难得一见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或是怀揣着对许仙与白娘子传说的向往,纷纷冒雨前来,只为一睹这雨中西湖的独特魅力。
此时正值梅花盛开之际,朵朵梅花争奇斗艳地绽放在枝头,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那洁白如雪的白梅,宛如雪花般轻盈地飘落下来,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而金黄灿烂的黄梅,则好似丝绫在风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娇艳欲滴的红梅。它们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生命的激情,相互攀比着谁更妩媚动人。远远望去,这些红梅的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桃花盛开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景象。只见那红梅花瓣如朱唇般微微张开,隐匿其中的花蕊若隐若现,仿佛娇羞的少女轻掩面容。而它那晶莹剔透的玉肌更是闪耀着艳丽的光芒,令人陶醉不已。
而那一把把五颜六色撑开的雨伞,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绽放在白堤至孤山的道路之上。它们火红如火焰,热烈奔放;或粉若云霞,娇艳欲滴;亦或是蓝色宝石,深邃神秘……这些色彩斑斓的雨伞相互交织、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将原本平淡无奇的道路装点得如同梦幻般的仙境一般,显得格外妖娆万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诗,又跃然涌动。
确实如此啊!西湖那醉人的美丽景色,宛如一位娴静而艳丽的淑女,静静地伫立着,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又恰似一位身姿婀娜、肆意舞动的舞者,充满了灵动与活力。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风情。
在晴朗的日子里,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犹如无数颗璀璨的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微风轻拂,湖水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这位淑女轻轻摆动的裙摆,优雅动人。岸边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她柔顺的发丝轻轻飘动。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其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当雨水降临的时候,西湖则展现出另一番别样的景致。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整个湖面笼罩在一层朦胧的雾气之中。雨滴打在水面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宛如珍珠般散落开来。此时的湖水变得更加深沉而神秘,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故事等待人们去探寻。雨中的山峦也显得格外迷蒙,若隐若现,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是遇到云雾缭绕的天气,西湖更是美得如梦如幻。白色的云雾像轻纱一般飘浮在空中,将山峦、楼阁和湖水都遮掩起来。远远望去,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那淡淡的轮廓若隐若现。此时的西湖就像是一幅水墨画卷,淡雅而富有诗意,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西湖都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流连忘返。
此时芳华浓艳的梅花,正是一幅恃娇而宠的醉意美人图,在风急雨疏、雾花朦烟的孤山岸边,林逋曾经以“梅妻鹤子”的佳话传承着历史故事,以笼葱叠翠的孤山为邻,以凌寒冷骨的梅林为妻,以自由翱翔的品鹤为子,过着隐逸生活。后世留诗词作品三百余首。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相思令 、吴山青》
遥想当年,那位宋代叫林逋的隐士,想必曾经亲身经历过一场惊天动地、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悲剧。那是一段怎样刻骨铭心的爱恋啊!或许他们曾在花前月下互诉衷肠,许下海誓山盟;又或许他们共同面对重重困难和阻碍,但始终坚守着彼此的真心。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这对有情人,最终迫使他们分离。这段未尽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千古绝唱,令无数后人为之感慨叹息、遐思万千。人们不禁想象着林逋当时所承受的痛苦与无奈,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思念和眷恋。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但那段动人的爱情传奇依然深深地印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
鲁讯塑像倚向东,掩映在古樟林下。此时梅林芳华绚丽,梅林的游客却寥寥无几。肃立凝视着这尊孤寥的文学巨匠,在烟雨中冥思,在花海中品尝。面对着宝石流霞的古塔、人潮与湖波涌动的断桥、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群,又是一种怎样的幽思?
西湖上这座用文化堆积的岛屿,用笔墨描绘的瑰宝,用文脉潜淌的孤山,让人久慕,今寻游至此,挥笔涂鸦以记之。
戊戍春节又过孤山
入杭春节闲,细雨促湖澜。亭角浮云吻,梅林循径欢。香萦俜客怠,风碾蕊珠寒。千载诗中句,今恂君复冠。碑廊青草秀,东坳古居残。 逐影越吴地,当今觅鹤难。
我们从梅园上行孤山,至山顶敬一书院。
杭州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时任浙江巡抚的赵士麟在西湖边的孤山上亲手创建和担任主持。数百年来,敬一书院作为杭州西湖景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坐落在西湖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
1999年按清式书院建筑风格对它进行了重修。主体建筑由前后两进厅堂和左右两厢房构成四合院,院西侧另辟园林。书院前一进厅堂题额“瀛屿芬馨”,书院后进厅堂题额“秀萃明湖”,堂内展出孤山历代名胜图,包括平湖秋月、孤山霁雪、清帝西湖行宫八景等,串联成一幅“文化的孤山”长卷。
赵士麟平生最重一个“敬”字,他将书院取名为“敬一”,意谓“一念不敬,心便放逸;一刻不敬,体便松懈;一言不敬,言便招尤;一事不敬,事便取悔”。
敬一书院后院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一枝倒挂老梅,刀斧铁削。这块梅花碑大约是晚清作品,2000年敬一书院翻修时,被重新发现。
如今我们上得孤山,还能在那片绿树掩映的白墙上面,看到那五个寂寥而温馨的大字——
孤山一片云!
孤山的云,其上方的云彩更是美不胜收、变化万千。春时,那云朵宛如轻盈的薄纱,悠悠地飘荡在山间;夏时,则幻化成厚重的棉絮状,堆积成层层叠叠的云山,给人一种磅礴大气之感;秋来之际,云朵又似被染上了五彩斑斓之色,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悬挂于天际;而到了冬日,偶尔则化作晶莹剔透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将整座孤山装点得银装素裹。
孤山的云,真可谓是变幻莫测!时而像奔腾的骏马,呼啸着穿越山谷;时而又如温柔的仙女,轻舞着长袖;有时还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孤山赏云,不仅仅只有那令人陶醉的“宝石流霞”之景。当夕阳西下之时,余晖映照在宝石山的云朵之中,与山崖上的点点朱砂石相互折射,仿佛镶嵌了无数颗璀璨夺目的宝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此外,还有那湖天一色的平湖秋云也是不容错过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