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何雨柱”26(2 / 2)

还别说,跟着何家蹭了一年多的课,这闫解成后来还真的考上了中专,虽然名次很靠后,可这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了。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快,贾东旭听了何雨柱的劝说,把秦淮茹的户口迁到了城里,毕竟,怎么说何雨柱也是在派出所工作,他的消息总是比其他人要早点,所以等按粮本买粮的时候,

他们家倒是没有那么难,只有贾张氏一个人没定量还是好解决的。

贾张氏为啥没迁户口?因为贾东旭说服不了他妈啊,农村的地还没归集体,她贾张氏每年还有人给她送粮食,可不就不愿意迁了,不过后面可给她后悔死了!

而易中海夫妇观察了何家收养的孩子两年后,还是决定收养两个孩子,毕竟李翠兰在家经常念叨,易中海也不可能不关注。

还有一个原因是,轧钢厂公私合营,开始按照工级核定工资,第一次考核定级的时候,王大河直接考过了四级,五级考核时精度没有达到,不过下次考核那是肯定能过五级的。而贾东旭才只考过了二级,把贾张氏那个气的啊!要知道贾东旭进厂可是比王大河早多了。

贾张氏直接上门把易中海骂了一顿,那是什么脏骂什么,贾东旭拦了,可一个是他拦不住他妈,再一个要说他心里一点怨言都没,那是不可能的,他贾东旭又不是傻子。

那次贾张氏整整骂了易中海一个小时,要不是后来聋老太太过来制止,贾张氏还能继续骂下去,李翠兰气的差点就犯了心脏病,不过事后还是躺了两天才缓过来。

也就是那次,易中海起了收养孩子的心思,可他还是不想付出太多,所以他问了何雨柱怎么收养烈士遗孤,可何雨柱的回答让他死了心。一般无法妥善安置的烈士遗孤都是国家专门机构抚养的,个人抚养烈士遗孤都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而且每年都是有军人来察看孩子生活情况的。显然,易中海不符合条件。

所以,他要收养就只能是收养孤儿,这又让易中海心里很不甘心,纠结了许久。还是有一次,他无意中碰到了贾东旭向别人请教钳工问题时,才下定了决心,这徒弟都生了外心了,再不给自己找后路就晚了。

易家收养了一儿一女,女孩4岁,取名易彤,男孩两岁,取名易磊,看着都是机灵的孩子,易中海也和贾东旭开诚布公的谈了谈,也不知道易中海怎么和贾东旭说的,反正师徒俩是重归于好了,易中海也开始认真的教授贾东旭了。

何雨柱从53年开始,每天早上带王大河,雨水和小何念练武,每个人教的不同,反正他武功秘籍多,完全能做到因材施教,至于家里人疑惑,就说是上战场时跟战友学的。院子里很多半大小子都看得眼热,谁还没个“大侠”梦了呢?

所以,一个两个的就经常偷看,可不敢光明正大的看,这时候任何手艺都讲究一个传承。许大茂就不一样了,他脸皮厚啊,直接缠上了何雨柱:“柱哥,柱哥,你看看我,绝对是习武的好料子,你也教我两手呗!”这时候许大茂已经快初中毕业了,这货也不是个学习的料,就等着毕业跟他爸学会放映技术进轧钢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