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何雨柱”32(1 / 2)

66年起风的时候,到处都在搞运动,搞串联,何雨柱不仅不让自家的孩子参与,院子里的孩子都不许参与,他知道一个就揍一个,这一波孩子就没有不怕他的,都听话的很。

许大茂和刘海中倒是想趁机搞个官当当,直接被何雨柱按下去了,至于怎么按的?武力加威胁呗!老老实实上班得了,多积点德吧!

68年,何念高中毕业,何雨柱早早给她找好了工作,就在供销社,是李建设他妈给的消息。

供销社看仓库的王大爷到年龄退休了,他是位退伍老兵,家里人都在战乱年代死没了,本来他是不准备卖工位的,没人接班就算了,反正他领他的退休工资,有没有人接班对他都没影响。

可是从李母那知道何念是烈士遗孤后,他就同意把工位卖给何念了,女娃子下乡不安全,能留在城里还是留在城里的好。

何雨柱也不可能让老人家吃亏,钱是给足了的。后院刘光天还有易中海家的易彤,和何念是同一届毕业的,刘海中和易中海都靠自己的人脉给这俩孩子在轧钢厂找了个临时工。

刘海中是因为前面何雨柱压他,和何雨柱赌气比着干,你家何念不下乡,那我家刘光天也不下乡,谁还找不到个工作似的。

至于易中海,那是被架住了,他私心里是想让易彤下乡的,这样过几年,易磊到年龄就可以不下乡了。

本来他想的好好的,等过两年易磊毕业找好工作以后,再让易彤趁回城探亲的时间相亲结婚,这样两个孩子就都能留城里了。

可这一波整个四合院,就这三个孩子符合下乡政策,那俩都找了工作不下乡,他怎么让易彤下乡,真这么做了,孩子怎么想?邻居怎么想?没办法,他也只能给易彤找了个临时工。

何念的事解决完就到了何援朝和何想,他俩是70年毕业,这时候已经要求强制下乡了。

院子里棒梗,闫解旷,刘光福,还有易磊都是今年毕业,没办法躲过去了,只能一起去下乡,找街道办的熟人安排一下,六个大小伙子都安排到河北同一个地方。

下乡的地方离北京不远,探亲的时候也方便一些,何雨柱交代好何援朝和何想,不急着谈朋友,哪怕要结婚,最好也找同是北京的女知青,如果找村里的姑娘,那就得想清楚,哪天能回城了,可不能做出抛妻弃子的事,得打结婚证。

何援朝和何想答应的倒是干脆的很,他俩压根都没有娶媳妇的想法,听何雨柱交代这些,只觉得大哥\/爸爸想多了。

何雨柱看他俩那没开窍的样子,很怕他俩下乡的时候再被算计了,想了想棒梗他们四个,好吧,也是几个单纯的主,何雨柱觉得得先给他们上上课,理论知识得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