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树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不紧不慢地走着,听到卫雨氲的话后,皱了皱眉头:“雨氲,你这是何苦呢?我在茶馆里说得还不够清楚吗?现在村里最要紧的是改善生活条件,而不是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建设。”
卫雨氲快走几步,来到翟树人身边,认真地说:“树人,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文化建设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咱们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你看那老祠堂,虽然破旧,但它见证了咱们村的历史变迁,要是修缮好了,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文化展示点。”
翟树人冷笑一声:“你又提祠堂,那修缮祠堂要花多少钱?咱村里有多少人能受益?还不如把钱拿来给村里修条好路呢。”
卫雨氲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只看到了修路能直接解决出行问题,但是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是更深远的。比如说,我们在修缮祠堂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年轻人参与进来,让他们了解村子的历史,增强对村子的归属感。而且等祠堂修缮好,变成文化活动中心,我们可以在里面举办各种技能培训、文化讲座之类的活动,这对提高村民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帮助。”
翟树人撇了撇嘴:“听起来不错,但这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顺利?就说吸引年轻人参与,他们现在都想着怎么去外面挣钱,谁有心思管这些老祖宗的东西?”
卫雨氲有些激动地说道:“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我们才更要重视文化建设啊。如果我们一直忽视文化传承,以后的年轻人就真的对村子没有感情了。再说了,文化建设也能吸引外面的投资。你想啊,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子,在那些投资商眼里是很有潜力的。”
翟树人不以为然地说:“投资商?你还真以为会有投资商看上咱们村的文化?咱们村又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别到时候文化没建设起来,还欠了一屁股债。”
卫雨氲着急地说:“你不要这么悲观嘛。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小的文化项目做起,不需要太多钱。比如把村里那些流传的民间故事整理成册,这既能保存文化,又花不了多少钱。然后再逐步开展其他项目。”
翟树人摇了摇头:“你还是太天真了。整理民间故事?谁去做这个事?这不是浪费人力吗?有这时间还不如让村民们多干点农活,增加点收入呢。”
卫雨氲深吸一口气,放缓了语气:“树人,你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当前的农活和收入上。文化建设是对村子的一种长期投资。你看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多快,很多村庄都在积极挖掘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只关注温饱的层面,很快就会被淘汰的。”
翟树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村里的资金有限啊。就算要搞文化建设,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你看村里还有些人家连孩子上学的钱都凑不齐呢。”
卫雨氲赶紧说:“我没说不解决温饱问题啊。我们可以两者兼顾嘛。其实很多文化建设项目本身就能带来一定的收入。就像办民俗文化节,我们可以让村民们把自家做的手工艺品拿出来卖,这不是既传承了文化,又增加了收入吗?”
翟树人想了想,说:“民俗文化节?这得筹备多久啊?而且万一办砸了,村民的手工艺品卖不出去,不就白忙活了吗?”
卫雨氲耐心地解释道:“筹备过程中确实需要精心安排,但这并不是不可行的。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导村民制作手工艺品。而且,就算第一次办得不太成功,我们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就会办得更好。”
翟树人还是不太相信:“你总是说得这么乐观。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我还是觉得应该先把钱投到实实在在能改善生活的项目上,像改善水利设施、给村里建个小型加工厂之类的。这些项目能让村民马上看到好处。”
卫雨氲无奈地看着翟树人:“树人,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文化建设带来的长期价值。文化就像一个村子的灵魂,如果灵魂都没有了,即使生活条件暂时改善了,这个村子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凝聚力。”
翟树人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人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争论着,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周围的田野和农舍都被暮色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