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说到鸭子,大家应该最先想到北京烤鸭吧。”
康强微笑着说道。
[新疆大街:哈哈哈,吃货的统一想法。]
“最早关于食鸭的记载,是来自《楚辞》的“鹄酸臇凫”与“炙鸹烝凫”。
前者是野鸭羹,而后者是蒸野鸭。
《齐民要术》里面贾思勰说的:用新成子鸭极肥者,其大如雉,去头,烂治,却腥翠、五藏,又净洗,细剉如笼肉。细切葱白,下盐鼓汁。炒令极熟,下椒姜末,食之。
这短短几行字非常特殊,因为这是一段让鸭子流传千古的文字。
也是中华烹饪史上第一次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华夏第一炒。
而在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南方的鸭子进京赶烤。
而“便宜坊”就是焖炉烤鸭的代表,“全聚德烤鸭庄”则是挂炉烤鸭的代表。
而且大家也知道,“江海湖泊中皆有之”的野鸭,和大雁、江鸥、白鹭一样,都是喜水的飞鸟。
所以在尼罗河灌溉的古埃及文明时代,在每年迁徙的万千群鸟路过三角洲湿地时,资源丰富的鸟类中,总少不了野鸭的身影。
特别是古埃及人信仰万物有灵,自然也有鸟类崇拜。
所以贝努鸟被古埃及人视作引领前往冥界的诸神导向,拉和荷鲁斯这两个神明的形象都是鸟头人身。
而古埃及圣书体文字里,也常常可以见到各种鸟类为原型的字符,其中就有古埃及人熟悉的一种野鸭——针尾鸭。”
[点击说你呢:我查了一下,鸭子成为现在的肉鸭好像是从朱棣那时候开始的,为了烤出更好吃的北京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