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五一劳模,仇敌?(1 / 2)

安顿好这些农校的大学生之后。

方鸿安特地跟踪了几天,确认这些人很快适应了之后。

很快就开始引导了起来。

这高素质人才来了,那就得用起来。

先把他们教会了,以后培训这一块,自己就不用亲力亲为了。

还有……

这随着推广的进行,合作养殖户的基数大了之后,现在每天或多或少都有人找上门来请养蜂场这边帮忙解决问题。

要么是有些人养殖不当,蜂群状态不对。

要么,也有一些人的蜂箱出现了病虫害!

又或者,是积蜜过慢……

各式各样的问题,找到养蜂场这边之后,有时候撞上人多的时候,方鸿安、王通和方成涛他们都有些分身乏术了。

现在,有了这十个高材生。

方鸿安准备弄一个技术专员联点对接的机制。

让他们十个人,两两一组,每人负责对接几十户养蜂户。

养蜂户一旦出现养殖技术上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他们进行解决。

当然,如果他们想要养殖户提供一些样本和数据,养殖户这边也要配合提供。

这样一组合,双方各取所需。

方鸿安思忖了之后,觉得完全是有搞头的。

当然,这首先得说服实践组才行。

想了一下,方鸿安提炼了一喜,把这种机制冠上了一个这年头很新颖的名头——联点帮扶机制!

并把其中双赢的优点给提炼了一下。

找到黄彬之后,先跟这个带队的组长交流了一番。

把黄彬说得心动不已之后,他马上就跟着方鸿安去到镇里,打了一通电话回学校。

电话的那头,是吕教授接的。

吕教授那边一听说方鸿安又弄出来了新的概念和实践方向。

顿时来了兴致,等听完黄彬话之后,更是相当的激动。

两人扒拉扒拉的说完,等黄彬挂上电话,立即迫不及待的给方鸿安说了学校的决定。

农校那边,完全同意方鸿安的建议。

并将后续的事情,完全委托给方鸿安来处理。

搞定了学校这边。

等回到石湾村,方鸿安立即找上了老支书。

养蜂场联合农校这边开展联点帮扶,这对于村里的养殖户来说,那就等同于是多了专人的指导,有了充分的保障。

这比之前养蜂场对接数百户,许多人都蜂拥着找方鸿安要好多了。

老支书听完方鸿安的这个设想,立即找到了村委,并联合蒋家岭、西冲岭几个村的村委,一起快速动员了起来。

眼下跟养蜂场这边,签订的养蜂场一共就是三百户。

头一季的柑橘蜜,养蜂场这边已经完成收购了。

货款,也已经按合同约定的,全部给付到位。

已经尝到甜头的养殖户们,对养蜂场这边,那是拥护着呢。

这听说又还有这种好事,消息一出,三百户农户是全体报名。

结合这三百户养殖户所在的村落、养殖的规模。

老支书联合其他村的支书,很快就分好了组。

把分组情况报送给方鸿安之后。

方鸿安这边,也很快组织黄彬他们十个学生与农户们弄了一个联点帮扶的仪式。

这仪式一般,让黄彬他们十人,有了自豪感的同时,也充满了奋斗感。

一个个也很快进入了状态。

他们在来养蜂场之前,就系统而细致的学习了方鸿安的那本《中蜂养殖使用技术》。

最缺乏的,只是实践经验。

而这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像是后世那些在象牙塔尖的骄子。

实践动手能力,学得快着。

肯吃苦,也会动脑子。

在养蜂场学习了之后,很快就能上手。

也就一周的功夫,对于养蜂场的日常管理,就已经是相当的熟练了。

其他像取蜜、育种、收蜂这些……

也在慢慢的熟悉。

自己的技术熟练精通了之后,这些学生们对与自己联点帮扶的养殖户,也相当的上心。

很快,就传来了各种他们帮助养殖户解决各种的问题的消息。

甚至,不断的有养殖户来到一号养蜂场送东西。

虽然大多都是些农家自己做的吃食,但也完全代表了养殖农户们对于他们的认可和感谢。

得到认可了之后,这些学生们也是倍感自豪。

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能明显的感觉到一个个洋溢着一种蓬勃的昂然斗志。

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整个联点帮扶机制,运行得相当的顺利。

并且……

很快也就出了成效。

黄彬和其中一个叫邓海燕的女生,各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寄回到学校之后。

不仅是受到了农校吕教授和林教授的夸奖。

发表在了农校校内刊上。

随后,更是相继登上了省里的农业报。

据农校那边传来的消息,省里农业部门,对这种模式是大家的赞赏。

在调研农校的时候,将农校这种与民间的养殖场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机制,以及这种“联点帮扶”机制,那都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赞许。

听那意思。

省里农业部门,目前对这个项目相当的感兴趣。

那申请省级农业部门挂牌“产学研基地”的设想,应该是很有希望。

而省里的农业部门,也在考虑,要下一趟薪县来开展一次实地考察。

这个消息,让黄彬他们十个学子,兴奋得是欢呼了许久。

得到了讯息之后,县里张清南书记他们,也专程组织了人手,赶往了石湾村。

考察、调研、看望……

这一次来,还不是空手来的。

带来了大量粮油、干货、生活用品等物资的同时。

也为养殖场,带来了一块证书和一块牌子。

证书是县里工商部分颁发的,关于林源蜂场生产经营的证书。

而牌子,则是一块县里制作的,写着【薪县示范养殖场】的牌子。

这省里都有可能要挂牌子了,县里不先挂块牌子,怎么也说不过去嘛!

听张清南书记的意思,这【薪县示范养殖场】的牌子,还是专门为林源蜂场设计的。

目前,在全县范围内,也仅有这一块,别无分号。

……

迎接完这县里的参观组。

在去县城的时候,也跟着去了一趟县城。

这首先,是马上到五一了。

根据张清南书记的透露的,县里今年是拟把方鸿安评为县级的劳动模范。

并且,希望方鸿安在即将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做代表发言。

其二呢。

这养蜂场这边,已经完全步入正轨,而县城里加工厂的建设,也到了关键的阶段。

虽然有人负责监管,但作为这加工厂的老板,方鸿安也不能就做一个甩手掌柜。

到了县城,方鸿安继续入住了去年租赁的房子。

这房子,方鸿安住着还算是相当的顺心,所以就又续租了半年。

这刚住下来,收到消息的廖叁立即就提溜着几样卤菜和酒找上了门来。

问了一下,才知道这家伙在路上的时候,正巧是看见了县委的车往他租房这边开。

另计一动,就自己的铺子也不回了,跟着车就过了来。

到门口的时候,看见县委那台车从小区里开了出去。

就猜到,这肯定是送方鸿安过来的。

于是,转头就去买了卤菜和酒。

也就是庞四顺那只耗子自己把自己打发到了桂县,不然这家伙肯定会再叫上庞四顺。

这往桌子上一做,廖叁就说起了自己的经营的情况。

他现在在薪县这边的门店,已经是相当的稳定了。

蜂蜜、鬼头蜂酒的销量。

一直都稳定在每月各自在三百斤以上。

行情好的时候,偶尔能冲一冲三百斤。

而在去年年底再宁县那边新开的门店,市场要比薪县这边更好。

无论是蜂蜜还是鬼头蜂酒都要好上不少。

最多的那个月,蜂蜜突破了五百斤,鬼头蜂酒也达到了四百斤。

而在这两个门店生意红火的同时,廖叁这段时间,也抽空去外边走了走,按方鸿安之前说的,去调研了一下周边的几个县城。

得出的答案就是,这些县城,最近应该是受到了方鸿安他们这个养蜂场声名不断的传播的影响。

各个县城,都有一些挖蜂人。

甚至也有一些人开始养蜂。

市面上,销售的蜂蜜明显是比往年多了起来。

但这些蜂蜜,都是散装蜂蜜。

售价还不便宜。

根据他的调查,这些县区的人对于蜂蜜的需求,跟薪县和宁县大同小异,而相当一部分人都知道了林源蜂蜜这个牌子。

对林源蜂蜜的认同感,还是很高……

有些人,在来薪县的时候,甚至会专程买上一瓶作为薪县的特产给带回去。

除了他这边的调研情况。

廖叁也谈了谈庞四顺那边的情况。

庞四顺虽然眼下不在薪县,但解除了昔日的误会之后,这段时间廖叁和庞四顺也一直在沟通。

对庞四顺那边的情况也是相当的清楚。

庞四顺那边走的几个县区,情况跟他这边,也基本是差不多……

……

听着廖叁说着这些。

方鸿安自然是知道这俩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

上一次在石湾村,方鸿安虽然是拒绝了他们代理更多县区的要求,但其实也算不上完全的拒绝。

这让他们两人调查市场。

也其实就是在给他们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