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很清楚这样的冬天会死人,死的可能不单单是老人。
郑丰安到陈家的时候,高娥和谢师傅正在商量怎么做炉子。
在屋子里生炭盆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得做成把烟排到外面的炉子,这样就可以放心的生火。
“郑叔来了。”高娥起身打招呼。
“这是又惦记陈家什么了?”谢师傅一脸嘲讽。
郑丰安听到谢师傅这样说也只能赔笑:“这不是惦记上秀才娘子想法多,看看这个冬天怎么过。”
“怎么过?自己过,得过且过。”谢师傅就知道这老郑头来陈家就没好事,肯定是惦记上陈家烧的那几窑木炭了。
郑丰安老脸有些红,有些玩笑不下去。
“郑叔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高娥打了一个圆场。
“之前村里人去做短工,冬柴备的少,如今这情况很有可能会大雪封山,这么冷的天熬不了几天。”郑丰安感慨。
“也不是什么大事。”高娥之前已经想到了。
郑丰安想这还不是什么大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家每户都生火柴自然消耗的快,要是关系好的几家抱团过日子,柴消耗就会少很多。”高娥提议。
“再说去年大家都在山洞里过活,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高娥摊手。
话是这么说,可是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房子了,再让他们那样过肯定不愿意。
“我觉得可以。”谢师傅看郑丰安犹豫“我一会儿就搬过来和马老头他们一起住,能省点是点。”
郑丰安干笑了一下:“那我回头把他们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人多就想法多。”
“郑叔也是为了他们好。”高娥不接这个话茬。
郑丰安又坐了一会儿,实在没什么好聊的就走了。
谢师傅看高娥送郑丰安回来没好气的说:“他们就是觉得你好说话,回头估计要打你那些木炭的主意。”
其实高娥今年烧的木炭多,按照云家烧炭的方法烧制出来的木炭质量也很好。
就想着宽打窄用,反正平时雷老爹打铁也要用到木炭。
“谢师傅放心,只要他们不明说,我就不接这话茬。”高娥保证。
“算你有点心眼。”谢师傅这才放心。
不过他晚上真搬过来住了,说一个人生火做饭太麻烦,来这边应付一口。
马师傅和安师傅也乐得他过来,三个老头以前在一起习惯了,这样分开还有些不习惯。
郑丰安倒是说服了一些人,他们本来就走的近,就像高娥说的,去年大家都住在山洞里,有什么不习惯的。
但是有些人家不愿意,觉得这雪下的大停的也快,到时候再去砍柴就是,住在一起终究有些不方便。
郑丰安也不多说,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雪下的大,雷氏就跑到二嫂这边烤火聊天,之前小五用的坐轿给了秋意用,小五如今已经能走路了,要一个人单独看着。
可能家里孩子多,小五也不怎么闹人,总是跟着在家的孩子玩儿。
“我看大嫂挺发愁的。”雷氏在炭盆上面烤板栗、花生和芋头吃“这雪要是不化,雨宁怕是要冒着雪嫁人了。”
“这不是挺好的,白头到老。”高娥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