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存亡之道(1 / 2)

曾毅一脸郁闷地走了,身后跟着一脸坏笑的石立。

曹汲还想留下喝杯茶,最好再蹭顿晚饭,听说直学士的炖白菜乃人间美味。

可林韵宁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五大密探将他赶了出去。

曹汲也就纳闷了,五大密探是跟踪调查陈恪的,竟成了麦园的护卫,奇哉怪也。

发出一声感叹,曹汲也是带着一脸的郁闷走了。

麦园终于清净了。

林韵宁与书剑说悄悄话,陈恪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三封信,然后拿起一封打开,看着内容轻舒一口气,那个陈恪给他打下一个极好的掩护条件,他与所有的老师和同窗都不熟。

这也难怪,那个陈恪的母亲身体不好,他自小就要侍候母亲,没上过学,父亲就是他的老师。

密探探查的很清楚,好像知道他是冒牌货似的,将他的邻居、可能认识的儒生写的十分详细。

他看的很仔细,然后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苏颂。”

看到这个名字他就眨眨眼,心想,“不对啊,苏颂怎么在应州府?”

然后就想,“是那个苏颂吗?”

那个苏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能把当官、搞科研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主,文能当宰相,武能造出“水文仪像台”的传奇人物,死后还能被封为魏国公。

他是北宋历史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而陈恪最看重的就是机械两个字,他能造出精密的天文机械,枪炮这种机械在他眼里就太粗糙了。

这位传奇人物走错了路,他应该造枪炮的。

可他随即反应过来,苏颂造不了枪炮,他是机械专家,不是火药专家。

于是立刻想到了钱乙。

这位主在北宋历史上是着名的儿科医药专家,却被他拉来研究火药了。

想起钱乙他的眼睛就亮了,高喊一声“来人”。

然后仆人就急忙跑去了前院,随后一个密探就冲进了书房,听他低声说道:“我想知道这个苏颂平时喜欢什么,越详细越好,秘密调查、快快报来。”

密探答应一声转身就走,却被他喊了回来,低声说道:“保护好苏颂,给护卫人员特权,谁敢找他麻烦,护卫人员就干他。”

这道命令很奇怪,可密探还是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密探走了,陈恪拿起第二封信打开。

这是许庭深的密报,标题就是,“范仲淹、王钦调查情况报告。”

对这两个人,许庭深都持怀疑态度。

而陈恪不怀疑范仲淹,不否定许庭深对王钦的怀疑,看完这封信,提笔在下面写上一句话,“建议与曹汲对账。”

他觉得官方调查与民间调查应结合在一起了,写完这句话拿起第三封信打开,然后两眼瞪大了,看完这封信起身就走,匆忙中回身拿起另一封信塞进袖筒,走出房门高喊一声,“去皇宫。”

他是“宫城行走”,这时突然想去宫城溜达溜达了,这声喊顿时让麦园忙碌起来。

林韵宁和书剑披上棉斗篷,密探牵出三匹马,然后说一声,“直学士,你跟李院监说一声,你总是占用我们的马匹,影响我们查探,应该再拨三匹马。”

这个密探觉得查探工作有漏洞,刚才一个密探骑着马走了,陈恪又骑走三匹马,剩下一匹马没法分配只能留下。

密探魏源不想再犯许庭深的错误,陈恪去西北没跟上,去杭州府也没跟上,这次他就准备跟紧了,陈恪走到哪跟到哪。

但李昭和张孜好像没这个意思,他就跟陈恪说。

没想陈恪回道:“我不占公家便宜。”

听这话魏源翻白眼,很想说句话,“你都骑上公家的马了,还好意思说不占公家的便宜?”

可陈恪不给他这个机会,说句话驱马就走,出了麦园大门直奔皇城,让街路两侧的行人惊讶。

在他们的印象中,陈恪都是乘坐马车出行。

而今天,陈恪竟带着娘子和广安县主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