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道屏风,大小姐孙耀楣终于再次见到了长大了的张二少爷,这个即将与她成婚,共度一生的年轻男人。
孙耀华也去瞧了,倒是个周正的。五官不差,身量高,肤色偏白,刚好穿了一身青衫。在戏台之下,跟着咿呀摇头,那模样真有几分逍遥公子哥的派头。
事后,孙耀华问她,“大姐姐,怎么样?”
孙耀楣不答,可耳边渐渐漫上了红晕。
孙耀华心里了然,也替她高兴,祝她找到良人相伴。
可大姐姐却淡淡回了句,“良人难遇,不过是顺眼,往后日子过着不至于恶心。”
丑男人什么的,看着就倒胃口。
以她姨娘那样保守的性子,过不好还不能分。
她相信,若是要离婚的话,王姨娘一定是第一个自戕的。
所以,张二少爷的脸好看些,她或许在未来也能够再宽容些。
丑的坏,好看的也坏。
那还不如盼望一个外形出众的,也不至于对不起自己。
孙耀华再次惊叹于大姐姐超绝前卫的想法,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说出来的话。
不过也好。
这样洒脱的性格,以后漫长岁月才能熬得过去。
孙耀华坚信,大姐姐有这样的胸襟,绝对扛得住时代变迁,改天换地。
“新娘子出来了,新娘子!”
大少爷不在,大姐姐便是被二少爷背出来的。
还是旧式的婚礼,要坐花轿。
二少爷把大姐姐背进轿子里,就算是把大姐姐送出门了。
如此往后,孙耀楣的人生之前,都要再加一个“张”字了。
“起轿——”
鞭炮隆咚,响彻城西巷。
红绸彩雕浮金如意的花轿,稳稳地被越抬越远,后头跟着的,是十里红妆。
红木箱子从孙府抬出来,一箱箱连贯而后,逐渐占满整个街道。
吸引的街上百姓纷纷啧舌,人群攒动,伸头探脑,好一睹这百年红妆的盛景。
孙耀华站在府里没有去前头,只看着府中张灯结彩,红绸铺满房檐廊角。
戏楼上纱幔飘飘,传来一阵阵吟唱。
“君爱一时欢,烽烟做良辰——”
“这可是……《战宛城》?”
孙耀华静静听着,她好像经常听到戏楼里排这段儿,久而久之便也听了个耳熟。
“是,今儿是楼师兄登台。”
铜官还没有登台的资格,这种时候一般都给师兄们忙活琐事,只有等他们上台了,才能偷得浮生一会儿闲。
才从后台出来,就看见站于众人之后的二小姐。
她静静立着,明明与众人一齐看着前面的师兄们,可周身却自有一股游离在外的漂泊感。
本以为她没有发现他的。
孙耀华当然看见了他,可真是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了,“你又长个子了?”
两人隔了点儿距离,不算远,但也不近。
可她一眼就看出了他好像又抽条了不少,现在妥妥一小白杨了。
“嗯……”
铜官懊恼回应。
他本来是演旦角的,他是天生的好嗓,唱起来可魅可甜,眉眼也勾人。可若是再这么长下去,就没合适的角儿可配了。
毕竟,哪里见过比曹操再高一个头的邹氏呢?这还怎么演出苦闷少妇的思春伶仃。
底下的戏迷都不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