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京城非遗传薪火(2 / 2)

老仆人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皮影人偶,眼中满是眷恋之情。

李文田大人也点头说道:

“您放心,吾等定会想办法。林大人,吾看不妨在京城举办一场文化盛会,邀请各地艺人前来展示技艺,让更多百姓了解非遗文化迷人魅力,唤起大家保护意识。”

林羽听后,不禁拍手称赞:

“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此等珍贵文化遗产得以展示,还能激发众人保护之心。”

当下,二人便开始精心筹划起来。

李文田坐在书桌前,铺开纸张,提起毛笔,边思索边:

“林大人,吾等得先把盛会时间和流程大致定下来。”

林羽站在一旁,手扶着桌沿,应声:

“大人所言极是,依吾看,定在半月之后如何?也能给艺人们留出足够准备时间。”

李文田微微点头,落笔写下。

他们仔细商讨着每一个细节,李文田时而停下笔,目光看向林羽,问道:

“那表演项目安排,汝有何想法?”

林羽略作思考,回答:

“木雕、皮影、养蚕缫丝此等必不可少,再加上一些传统戏曲表演,定能吸引更多人。”

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京城引起了轰动,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纷纷积极响应……

在一处豪华的府邸中,几位达官贵人正围坐在一起谈论此事。

一位身着蟒袍的大人说道:

“如此盛会,怎能少了场地支持,吾那位于京城繁华地段大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就拿出来给艺人们用吧。”

旁边的官员附和道:

“大人慷慨,那场地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正适合举办此等盛会。”

在一间书房里,一位文人墨客正挥笔写信,对身旁的仆人说道:

“快把此信送出去,联系那些艺人,告诉彼等进京路费吾全包了,不能让彼等因为钱财之事而不来。”

仆人接过信,匆匆离去。

还有一位热心的官员,亲自上门拜访,对李文田说道:

“李大人,吾已联络了各地非遗传承人,彼等听闻此事,都表示愿意前来。”

李文田拱手道谢:

“多谢大人相助,此次盛会定能圆满成功。”

终于,到了文化盛会那天,京城的琉璃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陈育德的木雕作品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男女老少皆被那精美的木雕所吸引。

陈老坐在那里,神情专注,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木料。他手中的刻刀仿佛有了灵性,在木料间灵动如蛇。

随着木屑纷纷飘落,一个精巧的人物形象渐渐清晰浮现。

他一边雕刻,一边详细地讲解着木雕的技巧和文化内涵:

“此木雕啊,选料很是关键,要质地坚硬、纹理细腻之木材,方能展现出木雕之质感。雕刻时,下刀轻重、深浅都大有讲究,此人物的表情、姿态,都要刻画出神韵来,如此才能让木雕活灵活现。”

他仿佛在诉说着背后的故事,将老祖宗的智慧和技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讲给后人听。

“太棒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之声……

一旁,蚕娘们也在现场展示着养蚕缫丝的全过程。

她们身着朴素的衣裳,手法娴熟地采摘桑叶喂蚕。

一个孩子好奇地凑过来问:

“婶婶,蚕宝宝怎么吃得如此快呀?”

蚕娘笑着回答:

“孩子,蚕宝宝正在努力长大呢,所以吃得欢实。”

蚕宝宝在桑叶上欢快地蠕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生命的乐章。

之后,她们将蚕茧放入热水中,轻轻搅动,抽出细长的丝线。

一位年轻的女子忍不住问道:

“婶婶,此抽丝可有什么窍门呢?”

蚕娘耐心地讲解:

“姑娘,抽丝啊,得轻缓均匀,不能着急。”

那丝线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迷人光芒,如同银色的溪流在流淌。

一位老者感叹道:

“此手艺真是精妙啊!”

蚕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可是祖辈传下来之技艺,能让大家喜欢,吾等高兴着呢!”

她们耐心地解答着众人的疑问,让人们对这古老的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远处,皮影戏班子迅速搭起了台子,那一方小小的幕布背后,色彩斑斓的皮影在幕后艺人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活灵活现。

伴随着激昂的唱腔和热闹的锣鼓声骤然响起,那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那皮影人偶在灯光的映照下,时而翻转腾挪,其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恰似武林高手在激烈过招,一招一式尽显豪迈之气;

时而翩翩起舞,身姿轻盈优美,宛如仙子下凡,衣袂飘飘,透着无尽的灵动与飘逸。

台下的观众们个个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幕布,看得如痴如醉。

一位老者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点头,嘴里喃喃自语:

“妙啊,真是妙极了!”

一个孩童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欢呼:“太精彩啦!”

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高声喝彩,“啪啪啪”掌声如雷动般响彻云霄。

众人完全沉浸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之中,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思绪随着那皮影的舞动,一同走进了那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之中……

林羽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与欢喜。

这时,一位年轻的公子哥迈着大步走上前来,他身着华丽的锦袍,风度翩翩。他对林羽说道:

“林英雄,今日此场面真是让吾大开眼界啊。吾原以为只有舞刀弄枪才能保家卫国,如今才明白,守护文化遗产同样至关重要。

吾愿出一份力,将此等技艺记录成册,流传后世。吾家中有一些画师和文人朋友,彼等也定会相助。”

林羽激动地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闪烁着感动与喜悦的光芒:

“公子大义!吾相信,只要吾等齐心协力,大清之文化瑰宝定能在乱世中得以传承,绽放出更加耀眼光芒!”

这场文化盛会,如同黑夜里的璀璨火把,照亮了人们心中对文化传承的希望之路。

京城的百姓乃至整个大清的子民都意识到,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文化的根脉不能断,民族的精神家园要靠大家共同守护,那是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的力量源泉,代代相传,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