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朱元璋见状,伸手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随后老朱盯着朱棣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客气一点,就说咱老朱求求他们了,咱好不容易有个家,孙子没了、妹子没了、儿子也没了,他们忍心吗?”
朱标脸色一变,他知道父皇的性子,这番话虽说是“求”,实则暗含威压。
朱标连忙劝解道:“爹,没必要这么狠。”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老朱松开手,背过身去,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咱这是求人,怎么就狠了?”
“老四,一个字也不准给咱改,就照咱的原话说。”
朱标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请求道:“爹,我和四弟一起去吧。”
老朱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时,站在一旁的起居郎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试探性地问道:“陛下,这个也要记吗?”
刚才的事,朱元璋让他不准记,他就不记在纸上,只记在自己脑海里。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记,肯定要记!皇帝求臣子,这可是圣君之举,你不记下来,后人怎么知道咱老朱仁善呢?”
起居郎闻言,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连忙低下头,奋笔疾书,如实记录。
然而,他心里却清楚得很:皇帝这哪里是“求”?
分明是明示太医院,造出来皆大欢喜;造不出来,太孙走,他们就陪着一起走。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追随着朱标与朱棣的背影,直到他们消失在殿外的光影中,眼神中才流露出一丝难得的柔和。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威严冷酷的帝王,只是一个普通的夫君、一个普通的父亲。
老朱转过头,看向正坐在一旁悠闲吃着杨梅的马皇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大家都在,这才是家啊。”
朱元璋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一丝满足与感慨。
伸手接过马皇后递来的杨梅,指尖触碰到她温热的掌心,老朱心中微微一颤,缓缓坐下,目光落在马皇后那张依旧温婉的面容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妹子,你这次怎么不劝咱了?”
朱元璋咬了一口杨梅,酸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
马皇后轻轻放下手中的杨梅,目光平静地看向朱元璋,她微微叹了口气,声音轻柔却坚定的说道:
“若只是我一人之事,我肯定会劝你。”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手中的杨梅也停在了半空。
马皇后继续说道:“可现在有天幕警示,若雄英又如历史上一般早夭,你怕是要杀个血流成河吧?”
朱元璋沉默不语,只是缓缓将杨梅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着。
马皇后见他不语,目光转向殿外,落在朱棣的背影上。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轻声说道:“甚至还会对儿孙动手,我说的对吗?”
朱元璋依旧没有说话,只是手中的杨梅被他捏得微微变形。
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朱元璋的拳头微微握紧,又缓缓松开。
“妹子,咱……”
老朱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却终究没说下去。
马皇后看着他,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
马皇后轻轻握住朱元璋的手,低声道:“大家都在,这才是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