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2 / 2)

火天霆答应道,不止是刘琅名下的物业,火家的物业也得赶快出手,其实火家的地产并不太多,起码没有李家多,火家现在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博彩和文教事业,可即便不多也拥有近十亿美金的地产,要想卖出去也不是一时半刻的工夫。

“那银行呢?我们现在有很多项目,大多数都集中在港岛,小部分在内地,少部分则是在海外,金融危机之下,港投行怕是要出现坏账了。”

另外一人有些紧张的说道。

“到内地投资,相信我,那里才是我们最大的战场,地产、基建、服务业发展等等,因为现在的内地还不是一个出口型市场,所以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大有可为!”

众人微微点头,刘琅说得没错,内地的确很适合投资,这些年港投行已经在内地投放了超过三亿美金的贷款,不良贷款率很低,当然,这些项目都是刘琅牵线搭桥,对于内地市场的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刘琅对金融没什么研究,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金融市场必须要依托于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好,金融业自然发达,现在全世界哪里经济发展好?当然是内地,每年经济增长率百分之十以上不是吹的,完全碾压任何一个国家。

世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起点低的原因,觉得这样的发展速度不能长久,很可能到了2000年左右就会放缓,但刘琅知道,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还要持续二十年,要不然怎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然,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比如产业结构要平均,发展最为容易的是第三产业,比如服务业、外贸出口类行业等等,这样的企业建立起来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成功,钱来的非常快,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就比较慢。

在前世,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依托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飞速发展,曾经创下连续数年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十五的奇迹。

大量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带来就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但相比较之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工业发展就滞后了很多。

这种发展其实是符合大形势的,毕竟相比较之下,工业企业见效很慢,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还高,跟服装、食品以及小商品没法比,以个人来说,私人企业很少从事工业项目的,因为前期投入太大,资金上就不具备条件,比如现在的万和集团、格美空调集团、海而集团等等,企业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后才成为了私人企业,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也得到了大量的设备、土地和厂房,并不算吃亏。

像刘琅这样从头开始凭空而起的工厂在全国来说凤毛麟角,几乎就是刘琅一个人这么做的,这么做的前提就是你真的有钱。

工业发展的规律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正常的发展规律是从无到有然后再逐渐研发,最后生产出高科技产品来,这种方式也是西方国家工业发展的历程,但前提是需要时间,至少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宝马、大众这样的公司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但国家等不及,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来就大,再来个五六十年,那差距可能更大,所以国家的工业化高科技的研发都是由国企主导,我宁肯前期赔钱,也要把技术给弄出来。

在前世国家的工业化同样是由国企来主导,只是这个过程没有这一世那么受到重视,发展的效果也很不明显,什么芯片产业、电脑产业几乎就是一片空白,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才重视起来,结果就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一世就不一样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就开始在工业产业方面加大投入,提出来了工业高科技发展的规划方针,针对芯片产业、数控机床、现代化制造业做出来详细的部署,建立了一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