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可乐的市场1(2 / 2)

不管是蓝莓树莓混合果汁还是苹果汁,都不是很好买到的。

因为苏联的果汁里面真实果汁的含量往往能达到一半以上。

有的甚至能达到百分之八十。

最多是勾兑一些糖水和防腐剂进去。

苏联本身又不是水果生产大国,水果基本依赖进口。

果汁的价格自然是居高不下。

尤其是葡萄汁,这年头有谁舍得把葡萄榨汁喝啊。

都是拿去做利润更高的葡萄酒了。

所以60戈比的价钱真是震撼的众人说不出话来。

白俄的官员低声说道:“60戈比?你们卖这个真的赚钱吗?”

“我们中国人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哈哈。”曾远航不了解饮料是怎么生产的,所以只能打个哈哈过去。

他并不知道,这些果味饮料里但凡有一滴真实果汁都算他输。

真要拿葡萄榨橙汁,然后调配出这样的口味,成本怕是就要二十多戈比了。

拿来卖,怕是要卖到四十戈比一瓶才有钱赚。

而除了葡萄、橙子、柠檬三种口味的汽水引起了商务部同志们的关注外。

华夏方面生产的各种膨化食品也让他们感到惊喜。

一颗土豆能卖多少钱?

如果是从华夏出口到苏联的话,怕是免费送人家都不要。

因为人家西伯利亚有的是土豆。

可是把土豆变成薯片呢?

一颗土豆可以制作两袋薯片,一袋薯片可以卖十戈比。

“我们生产了原味薯片、番茄味薯片、法式红烩薯片、烧烤味薯片……”在曾远航的介绍中,一众官员来到膨化食品部分。

琳琅满目不同口味的薯片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薯片可以有这么多种口味的吗?

为什么我们只吃过撒点盐的那种呢?

对于这些高级官员来说,这些从未见过的膨化食品都能颠覆他们的认知。

而对于普通的苏联民众来说,这场来自华夏的食品展览会简直就像是一场天方夜谭。

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能有如此多好吃美味的零食一起涌现。

莫斯科的市民即将陷入一种痛苦,因为当他们尝试过这些食物,而又在市面上买不到时。

他们只能痛苦的嚎叫:“华夏人快点把我的钱拿走!快!把薯片给我!”

为了准备这次的食品展,华夏驻苏联大使馆是动用了全部的人力物力了。

就连那些在莫斯科留学的大学生们都被大使馆发动起来,让他们为这次的展览出力。

不然的话以大使馆的人力,实在是不足以运作这么大一个展览。

现在在莫斯科留学的华夏留学生数量还是有百十来人。

来这里主修的都是国内需要的理工科。

比如说李家山和他的二十九名战友,他们就是被国家派来苏联学习机械加工的。

不过他们这边刚下火车,刚刚在去学校报到分了宿舍,还没等到周一开学就在周六周日被大使馆抓了苦力。

孙家栋和他的战友们本来就是战士,向来是祖国哪里需要,他们就去哪里做贡献。

办食品展能给华夏创造外汇,他们自然是不惜消耗自己周六日的休息时间。

按照李家山的话说:“周六日学校也不上课,我们这里也人生地不熟。与其躺在床上发霉,还不如出来干干活出出汗呢。”

这批被选来苏联机械加工的战士在国内都是经过俄语训练的。

读写能力都没有问题,他们直接被大使馆安排成为了各个柜台内的介绍与售货人员。

周六日,华夏食品展经过五天的发酵让更多人得知了。

所以当展览中心的门还没有打开,门口的小吃车已经排起了一百多米的长队。

按照傻柱回来吹得牛,他连续几天吃饭都是大使馆的人员亲自喂得,每天晚上要不按摩按摩全身,在泡泡澡,第二天就起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