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提前三十年的准备2(2 / 2)

“如果能办到,他带动的将不是几个工厂,而是二十多个城市,再以这些城市为核心,推动周边发展。”

大管事也说道:“张天浩同志不声不响的,给了我们搞了个大惊喜出来哟。我们的财神爷和叶部长是怎么看的呀。”

财政部陈领导和贸易部叶领导两人对视一眼,然后财政部陈领导开口道:“我和叶领导以及其他部委的同志讨论了文件上的计划。”

“我们觉得是具有可行性的。”叶领导也说道:“我也这么觉得的。虽然起步会很困难,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面对困难我们我不该畏缩不前。我们总不能什么都求苏联老大哥帮忙吧。”

“我们不会搞,那我们可以先从小地方开始,从商业上开始。跌跌撞撞也是可以起步的。”

大管事点点头:“对,我们不会就要学。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那就不妨按张天浩同志的提议试一试嘛。”

二管事道:“苏联人那边,我去一趟莫斯科。想来总是有些办法,说服他们的。”

叶领导道:“不过啊,我是这么觉得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张天浩同志是我们国内的一个大能人啊。他现在的轧钢厂体量非常大,我看我们只需要在后面做一些辅助,让他在前面操作,我们也可以慢慢的学习,既然他放开了轧钢厂的保护层,我觉得应该是他觉得吃独食不是什么好风气,而且从这一次的事件中说明张天浩同志完全成为了无产阶级同志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我们贸易部可以进入轧钢厂,安排几位工作人员跟着张天浩同志后面学习,要不让张天浩同志兼着部门一个副职?”

财政部领导也道:“我也是这么想着的,张天浩同志在经济发展上的规划比我们国内很多学者看的更深刻。

其实财政部也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的。

“哈哈,你们这是要抢人才。”

**哈哈一笑,同时摇摇头道:“不过我认为张天浩同志现在还不宜兼任太多职位。“

他的特长就是眼光长远,而且什么事情完全放到桌面上没有华夏的那种谦虚,果断杀伐,绝不拖泥带水。

对外表现的无所谓,可是对轧钢厂内部杀伐果断,不讲人情。

二管事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对张天浩同志的安排,不用急。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推行下去,我倒是有个想法。”

几人看着二管事,.

二管事继续道:“如果计划顺利,那就不如顺势让张天浩同志领导一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计划框架搭起来。我们在后面给他修补一下”

财政部陈领导默默皱眉:“这合适吗?张天浩同志要是担任这个职位,对他未必好。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甚至...“

陈领导说到这里没说,只是摇摇头。

**知道陈领导要说的是什么。

国内一些人早就盯着这个位置了。

国内有一些人是很精苏的。

苏联为中国搞的计划经济不说水土不服,但也算得上是跑肚拉稀了。

比如说某个城市要修建一个桥,苏联专家带着一个计数器在桥边待了一天,算了老桥一天只通行八十辆汽车。

于是苏联专家给出的建议就是老桥炸了之后修建一个最小规模的水泥桥。

结果这个桥严重制约了城市和县城的交通。

因为二十年后这条桥一天要通行上千辆汽车、成为勾连内外的交通要道。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

而除了水土不服之外,还有人以苏联计划经济为阶梯,搞全盘苏化往上爬。

这里面多少嘘蹉,自不用说。

如果让张天浩搞计划,甚至让他当委员会**,有多少人要盯着他,巴不得他死?

计划经济委员会的权力有多大,这根本不需要复述。会有多少人不服啊。

四人陷入微微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