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很少的人会结伴在东柏林的街头闲逛,倒是有些好奇的东柏林市民会主动上前和这些中国工人聊上几句。东柏林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路灯在昏暗的夜色中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孤独。
“嗨,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吧?”一位东柏林市民用略带生硬的英语问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是的,我们是来帮忙修缮那栋大楼的。”一位中国工人微笑着回答,虽然他的英语也不太流利,但足以表达意思。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群中国人中只有极少数几个人会德语或英语。语言的障碍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他们隔开。德国人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工人,却找不到合适的交流方式。
“真是可惜,他们看起来很友好,但就是没法好好聊聊。”一位德国人摇摇头,有些无奈。
在德国人看来,这群中国人似乎有些与众不同。他们既不去咖啡厅喝咖啡,享受悠闲的午后时光,晚上也不去酒吧喝啤酒,放松身心。这让习惯了热闹夜生活的东柏林市民感到有些意外。
“这些中国人真是太无趣了。”一位酒吧老板抱怨道,他原本还期待这些工人能成为他的新顾客。
不过,这群中国人在工作上的表现却让东柏林市民刮目相看。他们正在翻修的那栋老旧而破败的房子,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工人们手脚麻利,效率极高,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
“看啊,他们把那栋楼修得像新的一样!”一位东柏林市民惊叹道,他每天路过这里,都能看到明显的进展。
而且,他们还给那栋大楼刷上了色彩鲜艳的外墙漆——中国红。这种鲜艳的颜色在柏林这座满城冷色调的城市里显得尤为醒目,仿佛是一抹温暖的火焰,照亮了整个街区。
“哇,那栋红色的建筑太特别了!”连西柏林的群众站在高楼上向东柏林眺望时,都能一眼认出那栋建筑。它就像是一座孤独的灯塔,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对于这栋大楼的用途,柏林的居民们纷纷开始猜测。毕竟,这几个月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工人在这儿忙碌,却不知道这栋楼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的大使馆。”一位东柏林市民猜测道,他觉得这栋楼的规模和位置都很合适。
“别傻了,中国的大使馆早就有了。”另一个人反驳道,他觉得这个猜测有些荒谬。
“要是中国人要换新的大使馆呢?”被反驳的人不服气地说。
“不可能,苏联的大使馆都没这么大。”有人立刻反驳,他觉得这个想法根本站不住脚。
“这栋建筑大得足够当一个大型学校了,之前苏联军队几千人驻扎在里面都有富余。”有人补充道,他觉得这栋楼的规模确实惊人。
“那会不会是兵营呢?”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测,因为这里从前是盖世太保的地盘,修建兵营似乎也说得过去。
“不可能,苏联在这儿驻扎的士兵都迁走了,怎么可能还会在这儿。”又有人反驳道,他觉得这个猜测也不靠谱。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栋中国红建筑引起了许多柏林市民的猜想。他们都在猜测,这建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这个年头,大家没什么娱乐活动,八卦反而成了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柏林的居民,不论东西,都在讨论这栋建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