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侦查员们眉头紧锁,烟雾缭绕间,满是焦虑与无奈。
案件陷入僵局后,办案人员并没有气馁,他们深知,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冷静沉住气。
于是,大家重新聚集在一起,再次仔仔细细地梳理了目前掌握的所有线索,逐字逐句地分析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被遗漏的关键信息。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决定还是将侦破的重点重新放回到案发中心现场上。
当他们再次踏入张玉武家时,现场那惨烈的景象依旧令人触目惊心。
在他家的客厅之中,大片大片干涸的血迹触目惊心,暗红色的血渍在地面上凝结成各种诡异的形状,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案发当晚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经过技术人员一番细致的勘查,还提取到了一个清晰的血脚印,这让大家燃起了一丝希望,以为找到了关键线索。
然而,经过严谨的科学鉴定,这个脚印却无情地证实是死者张玉武本人所留,希望的火苗瞬间又黯淡了下去,案件的侦破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在那片见证了悲剧的土地上,张玉武倒地身亡之处,一滩已经凝固的血泊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腥味,而在这滩血的边缘,一把带血的匕首静静躺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罪恶的发生。
匕首的刀刃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上面沾染的鲜血已然干涸,呈现出一种暗红色,仿佛是死者最后的控诉。
警方小心翼翼地将这把匕首拾起,放入证物袋,带回实验室进行详细检验。
就在这时,他们注意到匕首的刀柄上缠着一张报纸,那报纸被血渍浸染了一部分,却依旧能清晰地看到上面的名字及发行号。
这一发现让办案人员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是找到凶手的关键线索。
事不宜迟,警方迅速组织警力,立即对当地多家报亭展开了地毯式的走访。
侦查员们怀揣着希望,一家一家地询问报亭老板:
是否记得售卖过这种报纸、近期有没有人购买时行为异常、能不能回忆起购买者的大致样貌……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每到一处报亭,得到的答案几乎如出一辙。
老板们纷纷表示,这种报纸在当地实在是太常见了,街头巷尾的报亭都有售卖。
而且由于其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涵盖了本地新闻、民生百态、农事资讯等诸多板块,深受老百姓喜爱,每天的销量都非常大。
平日里人来人往,顾客众多,根本没办法从报纸的销售环节精准锁定某个可疑的购买者,更别提从中找到与凶手直接相关的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