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儿子贾东旭来求王卫国家的肉食,自然是视他为亲信才会如此行为。\"听听!孩子他爹,是你那宝贝小子看得起你,才会直接来找你的,却没想到换来这样不知恩德的结果……\"贾张氏原本准备再狠狠训一番,却被易中海打断:
\"贾家夫人,请不要急躁。
卫国是刚刚由乡里搬来的,还未彻底习惯这个四合院的生活,我们都把他视同家人,他有这样的举动也是出于无知,等日子长了他会意识到的,不会再犯这种疏忽。”
说着,易中海对王卫国又是一副长者风范的话语。
“卫国,你看咱们这座四合院,大家像一家亲一样生活在这里,互助互爱,很是温馨。”
“久居其下你就会明白,可不能再自私自利如现在这般。”
易中海之所以制止贾张氏对王卫国再加责骂,并非全无心计。
易大师明白王卫国孤苦,双亲早逝仅剩小妹为伴,拉拢这样一个人,未来或许就能获得一些关照。
毕竟,人生不可只押宝一处,多个人多一层保障嘛。
面对这番初次受窘的局面,王卫国必定难堪。
这时如果出手相助,于己既能化解尴尬场面,又能让新来的年轻人心存感激,这不失为一段善始之缘。\"这位易大师,真是擅长言辞游说啊。”
正在洗衣的霍大清暗自摇头,觉得易大师这套不过是信口开河。
但考虑到与易大师关系不错,霍大清并没有戳破,尤其是自己即将私奔后需易大厨照管两个孩子的当下。
其余人在场众人也保持沉默,无人援手是为保护自己的利益。
毕竟对于外来者王卫国,若能显得软弱可欺,将来也许能让他们捞些便宜。
听见王卫国的话语,易中海内心暗爽。
这乡下来的小伙子似乎好哄得很,这种个性正是他能轻易掌控的人选,或许能为养老计划带来一丝好运。
——月票感谢我不是沙丁鱼大大!
眼见王卫国这般听话,易大厨暗中欣喜不已。
本以为要费尽唇舌才能降服这小子,没想到一句贴心话便让其低头认服,显示其本性并不坏。\"易师傅,既然大家都这样互助,那么我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院子里的帮助吧?”
王卫国试探性提问。\"我们是同在一处檐下,理应回报彼此的需要。
只要你遇到难题,我们会一起挺你。”
易大厨急忙回应,试图使王卫国把院子视为家,更多考虑他人而非自己。
通过这般一次次地暗示互助理念,以后王卫国会渐渐把自己遇到的事变成众人共同承担的责任。\"那真是太好了。”
王卫国闻言满脸笑容。\"我和妹妹刚刚搬进来,几乎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置办。”
“易师傅,能不能帮我购买一些基础的家具?比如说几张床、两个衣柜、几箱物品和几把椅子就很好。”
“哦,对了,我们需要热水壶、脸盆还有毛巾。
新年临近,我们也还没添置新衣。”
王卫国接着道。\"我倒是没意见,但我妹妹还是小孩子,长得飞快,去年的衣服都穿不下了,也需要购置一些新衣。”
“要是能再买辆自行车,或者添一台缝纫机就更好了。”
“等等、等等!”
听到王卫国的言辞,易中海连忙打断他。
这小伙子真是贪得无厌,要这床要那柜子还想要桌子椅子,加上衣物、热水瓶之类的。
简直把所有家具和日常用品都列出来了,唯独房子除外。
别想那么多,又不是他捡来的钱。\"我为什么要给你买这些东西?”
“师傅易,您不是说过吗,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就成了一家人,互相帮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我看你们家里什么都有,但我们一无所有。
帮助一下我们也不为过吧。”
王卫国义正言辞。
易中海总提些道德高尚的说辞?看谁说得理直气壮好了。\"院里好几十个人呢,凭什么单单看上我家?”
就连易中海的妻子也开始感到烦躁。
王卫国所说的那些东西没上几百万元下不来,而如今国内还未货币改革,市面上流通的金额极为庞大,基本都是万元作单位,现在的一万相当于55年后的百元之值。
多数人的薪资也就是几万元级别。
大多数家庭购买王卫国提到的东西,需要时间积累和节约,绝非一日之劳力。\"再说了,你要个缝纫机干啥?”
易中海的公婆对王卫国的要求更为难以接受,不仅是床、衣柜,连自行车都能忍受,可竟然要求要买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