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确定性(2 / 2)

年纪一大把,不清楚自己还能活跃多久。

更不愿意临终都埋骨他乡。

“师傅,我理解。”

栾学堂颔首认同,陈焕章算是他心中真正的恩师。

感情上,他对陈焕章最为深厚,因此能理解后者的选择,只是心中免不了几分酸楚,他离去后,自己恐怕一生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几位大师傅,去留全看你们自己,并没有硬性要求。”

看着王卫国、田正业等人,栾学堂这样说。

他当然期盼能得到王卫国的帮助,相信有他在身边,一定能打造一个闻名全球的新丰泽园。

“栾掌柜,我并无出门意向。”

王卫国摇头谢拒。

“不再操持厨房后,也可以尝试做其他的事。

清闲度日,倒也不错。”

几人中,田正业与黄明远等也颇显犹豫不决。

他们都已不年轻,且各成家立业。

尽管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带着妻儿,做出决断并非易事。

厨师田正业、黄明远与吴茂典三位师傅,正值尴尬的人生阶段。

他们四五十岁,在厨艺领域尚是黄金时期。

退休之日仍遥远,心中盘算着还有没有机会再创辉煌。

众人对栾学堂的性格知之甚详,他对员工确实大方得体。

若无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毅力,栾学堂也不至于从一名跑堂建立起丰泽园的名声。

假若栾学堂提出他们另谋出路,即使迁徙至上海或江城,他们毫不犹豫便会随行。

然而去海外对他们来说,宛如步入未踏之地,不知洋鬼子们对中式菜肴是否会欣赏,亦未知前途几何。

更何况他们生长于旧时代,观念保守,认为叶落归根是首要之事。

漂泊在外老无所依的风险,在他们的设想中颇为沉重。

相比陈焕章师傅,已近古稀,他的考虑或许更为单纯。

“每个人各有追求,我明白你们顾虑。”

栾学堂点点头,了解几位师傅心中的纠结。

毕竟新社会看待成分问题,丰泽园的师傅虽非最佳出身,但也绝非低微。

与他栾学堂有着明显差别。

接着,他继续说话,遣散众师,唯独留下王卫国。

“王师傅,当时你选择签约半年,是否早已有此考虑呢?”

倒了一杯茶请王卫国坐定后,栾学堂面带苦笑询问。

王卫国精湛的烹饪技艺他无法追溯源头,然而掌控各菜系的能力已证明他是不可多得的才子。

日常相处间,他也看出王卫国远超常人的思想与洞察力。

因此这次把几位大师傅召集,他期望如果他出国,能得到他们的一同追随,特别是对王卫国,希望听取他的建议。

“确实有过。”

王卫国喝了口茶,认同地点头。

前世的经历清晰地烙印在心底,丰泽园未来走向如何早已了然于心。

“那你能否指导我,是关于丰泽园,亦或你个人的看法?”

栾学堂诚挚地追问。

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向小自己许多的人求教。

然而从过去当跑堂的日子,他曾深感看人不能仅凭表面。

王卫国的智谋或许真的能够为他指引迷津。

“栾掌柜想知道哪一方面呢?是对丰泽园,还是关乎你的自我?”

短暂沉思后,王卫国回问对方。

“两者皆有,因为牵扯到丰泽园,更涉及我个人。”

栾学堂直截了当地说。

他希望王卫国能理解他的意思。

“公私合营的大趋势不可违逆。”

王卫国开门见山道。

“大概一到两年,全国所有产业都将经历这场改造,不管自愿与否,这是不争的事实。”

改革完成后,丰泽园将沦落为普通的餐饮场所,与其他各地大小馆子并无太大差别,他说。

这大致勾勒出了未来十年丰泽园的命运走向。

关于之后的情况,王卫国并不打算多言。

\"跟我预想的相差无几,那些师傅们、伙计们会面临的挑战是未知的,\"王卫国感叹道。

他是位实诚人,并不像过去社会里许多店主掌柜那般世故。

在这点上,他的心思更多倾向于关怀那些陪伴在身边的伙计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