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其兴也勃焉(2 / 2)

所以,不让你生是计划,让你生也是计划。

整个就一个两头堵啊!

也许在发布这项国策的时候,人家早就计划好了吧。

可惜,作为这个计划下的产物,林卫东真的不信新闻里的这一套的。

他甚至觉得看新闻的人都还挺单纯的,真以为政策能改变什么。

而像林卫东这种反动派家庭出身的人,是对一切都抱有怀疑的。

对于上面这些制定政策的人,只要仔细研究其实就会发现,按照一般流程,上面开了一个指导性的会议,下面要召开精神传达会、宣贯会、学习会、动员会、分工会落实会、督导会,中间还有穿插数不清的各个汇报会、协调会以及总结会。

那么在这个流程之下,到最后下面很多就变成了脱实向虚!

原本的利好政策,到底算不算个口号,或者是透支公信力的号召,真就说不清楚了。

林卫东不知道怎么回复老火,只能苦笑了一句。

“老火啊,很多时候,上面做事就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只是为了证明做了事而做事!”

说完,林卫东就后悔了。

他和老货说不着这些,这都不是他能改变的东西。

别说一个流氓和一个两劳人员了,就是当年的大教育家和大掌柜也没研究明白这点事啊。

朝代就是那么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着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黄炎培曾经去老区考察过,他当时和大掌柜讨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周期律。

这段对话,后来被称为,“窑洞对”。

当时黄炎培坦率地说。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

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

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往下就不能再讨论了。

人家这么有智慧,这么有经验,这么有学问的人都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让林卫东和老火这样严查都够枪毙的人讨论这个似乎有些滑稽了。

拥有外挂的林卫东,能做到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就算对得起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