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串数字(2 / 2)

“哈哈,小伙子不用客气,快坐下说话。”刘教授见他又是鞠躬又是道谢的很是受用,一脸慈祥的看着他说道。

“好的!”王小二压住心中的欢喜乖乖坐下,脸上的急切任谁都看得出来。

“小伙子,能说说这篇曲谱是怎么得来的吗?”刘教授并没有着急拿出曲谱,笑着问曲子的来历。

“哦,是我爷爷的师傅留下的,整理戏谱的时候发现了,感觉挺古老的就拓印了一份拿出来研究。”

石板的事情还不能说出去,就推到师祖身上吧,希望他老人家不要怪罪。

“哦?你爷爷是唱大戏的?哪个曲种?”刘教授更有兴趣了,追问道。

“豫州梆子,师祖是当时很有名的乐手,班子里的成员都是他的徒弟。”

“哦哦!古衙县宛梆,那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呀!前些年还参加了全国戏曲大赛,还得了二等奖呢!”

刘教授显然比较懂行,一下子就说出了宛梆的成就。

“哈哈,那是县里的正规剧团。我爷爷他们学艺的时候还是大运动之前的事儿了。听爷爷说当时赵家班也就在附近的几个县有点名气,后来赶上大运动也就散了……”

“确实,有好多东西都断了传承……呐,这就是你那篇谱子的简谱,你看看!”

一听说是民间老艺术家留下的东西刘教授就郑重起来,把桌子上的两张纸递给他。

“好的!”王小二赶紧双手接过纸张迫不及待的看起来,那样子活像拿到玩具的小孩子,惹得两位教授咯咯直笑。

曲子翻译过来并不复杂,只有四行乐谱。只是一看就傻眼了,只有唱名没有节奏的区分,看起来就和一串数字没有区别!

“这……这怎么没有节拍和时长呢?这演奏不了呀?”

“嗯,你也发现了?这上面的符号应该就是表示节拍的,只是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没有这种符号的记录,现在只能翻译到这个程度……”

“这也就是古时候特别注重师承的原因。没有统一的记录标准,老师傅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标记节拍时长,这个师傅记录的东西那个师傅就看不明白。想要完善整个乐谱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教授很是遗憾的说道,明明是一张完整的曲谱,就是无法演奏,全靠瞎猜谁知道是不是原来那个曲调。

“这……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王小二很不甘心,唱名都出来了咋就没有节奏和时长呢?

“哈哈,你小子有点不知足呀!你知道老刘为了翻译这篇谱子花费了多少精力吗?半个图书馆都被他翻遍了!”孙教授见他一脸落魄的样子很是不满道。

“啊?……那个……对不起呀!是我太心急了!……”王小二也知道自己有些失礼了,毕竟能翻译出唱名已经是很不小的进步了!

“哈哈,不用对不起,毕竟没有翻译出完整的曲谱,对于爱好者来说确实挺心焦的!我也经常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