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源周和王昊听到百姓们的话,只觉得好笑。
呵!
还真是圣明!
还真是大义灭亲呢!
如果没有元盛,他们的仇还不知道何时能报。
经此一事,那些打元镜楼生意的人,全部歇了心思。
好家伙,赵启成如果不是瞄上了元镜楼,赵启成如果不是要杀元盛,哪里会落得如此下场。
荣亲王看起来也不是鲁莽之人,怎么不搞清楚元盛的靠山就行动。
一个农家子,一个新发家的小商户,怎么敢坐拥元镜楼?
元盛背后的靠山很硬!
……
远在涞源县的元盛,知道赵启成被砍头的事情已是几日后。
老师的信件上写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元盛清晰地感受到,人分高低贵贱。
赵启成杀了那么多人,如果不是因为他跑到书院来明目张胆搞刺杀,犯了文官读书人的众怒,如果不是他超规格养侍卫,也许他还死不了呢。
大乾,果然够烂。
与此同时,元盛得到老师关于东来顺的回复。
老师的意思是,不要入股东来顺,不要分红,至于原因,老师却没有解释。
元盛有些无法理解。
通过赵启成的事情,元盛已经见到晋冀党的力量,如果只是他自己,像赵启成这种勋贵,捏死它轻而易举。
难道东来顺背后是老师都不想碰的人?
老师不但建议他不要和东来顺深度合作,还让他最好不要涉猎酒楼这个行业。
元盛根据他的前世记忆,东来顺的东家是仁商,大乾遇到天灾人祸,东来顺首先捐钱。
通过这段时间合作,东来顺也没有以大欺小,对他的卤肉方子,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到底是为什么?
老师做谜语人做的很爽,元盛很无语,最终他决定听从老师的建议,不和东来顺进行深度合作。
正好,曹掌柜来找元盛,说东家同意分成,要元盛进京都详谈。
元盛有绝对优势,东来顺东家相当于被迫同意。
毕竟他如果不同意,元盛开新酒楼,一定会顶掉许多东来顺的生意。
元盛一把抱住曹掌柜的胳膊,“曹老哥,我想了想还是算了,未来我也未必能想到什么新菜谱,我直接将制作火锅底料地方子告诉你,你们买我的辣椒就行。”
元盛心里很清楚,他将火锅底料的方子,给了东来顺,明年辣椒的种子传开之后,东来顺未必会跟自己采购辣椒。
方子人家有了,辣椒人家完全可以采购更优惠的。
辣椒的价格优势也只有今年而已。
曹掌柜震惊了,火锅方子?直接给了?
曹掌柜胖胖的手放在元盛的额头上,“元老弟,你也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
元盛把方子看得紧,他是知道的,怎么这次说送就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