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摆了摆手,显然已经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朕意已决,不必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大臣们只得纷纷退出偏殿,心中各自盘算着接下来的局势。张柬之的被贬,无疑让朝中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武三思的权势似乎更加稳固了。
李显在朝会上的一幕仍旧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的心情沉重,步履略显疲惫地回到了东宫。韦氏见状,便迎上前去,关切地询问情况。
“陛下,今日朝会上有何烦心事?”韦氏的声音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李显叹了口气,面色凝重:“还是张柬之他们,不停地说武三思的事情,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发火了,要张柬之回家养病。”
韦氏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轻声说道:“陛下,张柬之自恃有功,进而专权,妄图借陛下之手,清除异己,陛下不得不防啊!”
李显的眉宇间露出了一丝威严:“皇后说得对,他这样会危害社稷,朕不能容忍这种人在朝廷胡作非为!”
韦氏听后,心里暗自高兴。她知道,张柬之的失宠对她来说是一个机会,她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她轻声安慰李显:“陛下,您是天子,您的决策英明,定能保我大唐江山稳固。”
李显点了点头,但他的心中仍旧有些不安。他知道,朝中的权力斗争从未停歇,而他作为皇帝,必须时刻警惕,不能让任何人动摇他的皇位。
韦氏见李显仍旧有些忧虑,便转移话题,说起了一些宫中的琐事,试图让李显放松心情。她知道,作为皇后,她不仅要在背后支持皇帝,还要在适当的时候为他排忧解难。
李显这时忽然想起来似的,他问道:“皇后今日为何不去听政?”
韦氏故作镇静地回答:“今日裹儿说要回来的,却没有来,她说要来,我哪里走得开呢?”
实际上,韦氏今天与武三思幽会后,一直在玩双陆棋。
东宫之中,两人的身影在灯火下显得格外温馨,但在这温馨的背后,却是一场场关于权力的暗流涌动。韦氏的心思缜密,她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而李显,则在皇后的安慰下,逐渐放松了心情,但他的心中仍旧有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忧虑,那是对朝政稳定的深深关切。
东宫的深处,李显独自一人坐在案前,手中的朱笔无力地搁在诏书上。他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政变的夜晚,张柬之那坚定而果决的眼神,如今却让他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知道,张柬之的势力在朝中依然根深蒂固,而那些跟随他政变的大臣们,他们的忠诚,是否真的只属于他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