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那边,得到了京中的消息,嘴角露出一个笑来,自己不过似是而非的几句话,那两个东宫属臣就忍不住了。
太子与皇后娘娘一样,都喜奢华,上行下效,东宫的属臣也喜奢华,但奢华需要钱,一个小小的属臣,又不是世家贵族出身,哪里来的钱?现如今看着赈灾的金山、银山,贪欲不就激发了出来?
再由林如海这个主持赈灾的吏部尚书上折子参东宫一本,五皇子既得了赈灾的功劳,又打压了太子。
不过,太子那边,还得上折子为太子求情,不然父皇会觉得自己凉薄,没有兄弟情谊了。到时候,三皇兄跟四皇兄肯定会趁机参奏太子,自己这个为太子求情的人,不就显出好来了。
万事不沾身,又没有恶了太子,得了功劳回京,到时候自己在朝中,也不再是那无关紧要的人,想来父皇的眼中,也能有自己了。
林如海那边,虽然知晓这是五皇子的算计,但他作为赈灾的主事人,知晓有人贪污,该参奏的,只能参奏。
至于得罪东宫,林如海并不担心,反正他也没想过跟太子走得太近。
至于说太子登基后,会不会给自己小鞋穿,林如海一点都不担心,他年岁到了,也该致仕了。
如五皇子所料,东宫属臣贪污赈灾银款,三皇子、四皇子都安排人参奏太子,甚至被禁足的六皇子,都安排了人参奏,不过明面上都是四皇子的人。
太子被参奏,皇后急得团团转,叫承恩公那边去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承恩公那边查了,但得出的结果都是,是太子属臣贪污受贿,与旁人没有关系。
皇后头晕目眩,差一点倒下,明嬷嬷连忙扶住她。
“叫人去御前那边打探,本宫不信,两个小小的属臣胆子有这么大。”皇后心中已然断定,此事背后一定是有人推动,目的就是构陷太子。
她想过许多的人,连冷宫里的淑贵妃都被怀疑过,甚至还怀疑是不是太后那边出手,目的就是要捞出被禁足的六皇子。
赈灾一事,还没有完,边疆那边又传来八百里加急。
白家军扶灵归京,吐蕃趁边疆无将,袭击边疆城防。
王子腾在朝上再请出战,被皇帝压了回去。
皇帝在勤政殿来回踱步,白家的人肯定得召回京,不然边疆就是白家的天下,这样不利于皇权稳定。
王子腾那边,他不想放出去,蛟龙出海,再回来,就是潜龙了。
可惜,朝中武将,有能力的,资历不够,有资历的,能力不够,不然自己也不会如此为难。
难道,只有选择议和吗?
未战先议和,会打压士气的……这样,会不会折损自己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