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的母亲并不记得自己亲生父母是谁,似乎自她记事起就已然在玉人楼了。
而这玉人楼却是个有名的地方,乃是蔡州城里数一数二的秦楼楚馆,管事的老鸨子也是个眼光独到的,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女童的丁辰母亲,花了大把心思调教。
果不其然,丁辰母亲刚长到十六岁,便成了蔡州城有名的清倌人了,更是占了玉人楼历代花魁的花名,也就是“玉娘”这个名字。
再说丁辰的父亲,倒是个有身份的人物,据说还是高中头榜的探花郎。
这丁探花祖籍就是蔡州城,那年正是这位丁探花进士及第,衣锦还乡,这一众乡邻亲朋、当地主官、同窗好友,自然要大摆筵席庆贺的。
文人嘛,又是为新科探花设宴,怎么可能仅是单纯的吃吃喝喝呢?玉人楼名声在外,自然就是首选了,而作为花魁娘子的玉娘,自然也被请去唱曲儿陪酒了。
接下来的就如同那些烂俗话本一样了。
一个是仪表不凡,才华横溢的新科探花郎,一个是清丽貌美,优雅不俗的花魁娘子,自然成了这满屋子最惹眼的一对儿。
两人眉目相交,虽不知有多少真情实意,但应该多少也是有些意思的。
同桌之人中,有个颇有势力的富商,很有些眼力见儿,当晚就找了玉人楼的老鸨子,几番运作之下,便将玉娘送到了丁探花的住处。
玉娘才色出众,颇通文墨,倒是颇得那探花郎的心意,这丁探花也是个谦恭有礼的君子模样,两人也算是两厢和美,着实恩爱了一段时间。
就这样,三个多月就这么过去了。
而就在玉娘还在憧憬着美好未来,庆幸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之时,这丁探花却是要离开了。
原来,这丁探花一家,早在十年前就举家迁往大梁国都了,他这次回蔡州城,也不是单纯衣锦还乡,而是为了主持祖坟迁移之事而已。
迁坟这么严肃的事,自然不能带着一个没有名分的青楼女子同行的。
如此,玉娘只得独自留了下来,只得了一个一年之内接她进京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