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6)揭秘岐伯养生智慧:阴阳平衡,远离狂症与五脏不调(1 / 2)

在探讨歧伯关于阴阳的精妙论述时,我们不得不深入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中。歧伯,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关于阴阳的见解,是中医哲学体系中的瑰宝。

“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阴代表着内在、静止、寒凉、收藏等特性,它如同大地之母,蕴藏着生命的精华与能量,这些精华与能量不断滋养着、扶持着阳气,使之能够在外活跃、运动,执行其功能。这种扶持,是阴对阳的一种内在支持与促进,确保了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而“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则强调了阳气在人体外层的保护作用。阳气,代表着外在、运动、温热、防御等特性,它如同勇士一般,守卫在人体的边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维护着体表的固密与稳定。这种固密,不仅是指物理层面的皮肤、肌肉等组织的紧密性,更是指人体正气充盈,能够有效地抵御外界病邪的侵袭,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歧伯的这两句话,不仅是对阴阳本质的精炼概括,更是对中医阴阳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中应用的生动阐释。它们告诉我们,阴阳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在人体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和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如果“阴不胜阳”,阳气过于亢盛,就像烈日炙烤大地,使得血脉中的气血流动变得急迫而不安分。这种状态下,如果再加上热邪的侵袭,就像是火上浇油,阳气更加旺盛,无法得到有效制约,就可能导致人的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甚至发为狂症。这种情况在中医里被形象地描述为“阳亢则狂”。

反过来,如果“阳不胜阴”,阴气过于亢盛,就像冬日里寒风凛冽,使得五脏六腑的功能受到抑制,气血运行不畅。五脏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当它们的功能受到干扰,就会导致身体的各种机能出现失调。具体到“九窍不通”,可以理解为眼、耳、鼻、口等感觉器官以及前后二阴等排泄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闭塞不通的症状。这反映了阴气亢盛对机体整体功能的广泛影响。

在中医的治疗中,针对阴阳失衡的情况,会采取“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调整阴阳的平衡,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接下来让我们以现代视角来解读“圣人使阴阳平衡”这一核心理念。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象征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面,如日夜、寒暑、动静等。在人体健康层面,阴阳平衡则是指体内各系统、各机能间的和谐共存,既不过于亢奋,也不陷于萎靡。

“无所偏胜”,意味着在追求平衡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让任何一方力量占据绝对优势,这是达到身心和谐的关键。正如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任何一方的过度繁荣都会破坏整体的和谐稳定。

“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描述的是通过阴阳平衡所带来的生理层面的积极影响。筋脉调和,指的是经络系统的顺畅无阻,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对于维持身体各部位的功能至关重要;骨髓坚固,则象征着生命之本的强健,与免疫力、造血功能等紧密相关;血气畅顺,则是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营养与氧气供应的保障,也是精神状态饱满的基石。

进而,“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这是阴阳平衡在身体防御机制上的体现。当人体内部环境稳定和谐时,外界的“邪气”(即各种致病因素)便难以入侵,或即使入侵也难以造成重大影响。

“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则是阴阳平衡在感官与生理机能上的直观表现。耳目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其敏锐度与功能状态直接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况;而气机的正常运行,则是指呼吸、循环、消化等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