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难产,弃母保他的“将才儿子”?穿插前世(1 / 2)

怎么会是梦呢,宋令虞埋脸在妹妹的肩上,泪水无声无息从闭着的眼里涌出来。

梦里的种种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分明是她的前世!

她梦到了之前没有梦到的很多细节,在前世湛淮玦登基五年后,太后的人在宋崇渊的密室里,搜到了包括龙袍在内的一切物证。

他勾结敌国,要废杀湛淮玦,连湛淮玦用的玉玺都不知何时被换成了假的。

那真的玉玺也在密室里被找到。

宋家满门被诛杀后,她在母亲的尸体旁,一件件脱了衣服,走向了湛淮玦。

她入宫做了湛淮玦的贵妃,同一时间,远在草原的废太子湛淮晏,被某个部落的公主救了,恢复了光明。

而后,湛淮晏杀回来,找湛淮玦复仇了!

梦里的前世,都跟现在的发展对上了。

“我们现在就回去,立刻传信给父亲,让他查——”宋令虞放开妹妹,手忙脚乱地往身上穿衣服。

在前世,宋崇渊只是想把持朝政,扶持自己的亲外甥,让外孙成为下一个皇帝。

他没有想做皇帝,只是要宋家满门荣耀,走向巅峰千秋万代。

在前世,他是被陷害的。

恐怕宋霓已经把罪证放入宋崇渊的密室里了,这一世瑄王没有登基,而宋霓并不知道瑄王此次遭遇了什么。

她这么做可能是要威胁宋崇渊,要宋崇渊现在就孤注一掷,助瑄王坐上皇位。

宋霓在被降位和禁足中失去理智,已经等不了了。

但太子恢复过来了,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太子正好杀了送上门的宋霓,再给一直为瑄王谋划废杀他的大奸臣,定下罄竹难书的罪名,借此诛了整个宋家。

太子就能顺利登基了。

她得阻止这一切!

京城这边。

现在的发展跟前世并不一样,还不能确定宋霓会不会像前世那样陷害宋家,另外一件事发生了。

郑氏没等到在预产期那天生产,在花园里散步时,被爬出来的一条蛇咬了。

郑氏中了毒,当即见红发动了,命在旦夕。

宋崇渊赶回府中时,太医匆忙从产房里出来,“扑通”跪到了地上,“丞相大人,丞相夫人她……她难产!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啊!”

宋崇渊如遭五雷轰顶,高大的身躯踉跄着往后退,被人扶住才没有栽倒。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他,却在这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失去了所有的反应。

他死死盯着太医,苍白的薄唇抖动着,许久都没能说出一句话。

“其实……之前微臣诊断错了,其实丞相夫人肚子里怀的是……是女儿!”太医狠狠一闭眼说出来,怕的是宋崇渊会保他的“将才儿子”。

在这个时代,孩子比女人更重要,为男人生孩子的女人太多了。

但孕育一个孩子,并将其养大,是那么艰难。

所以当孕妇遇到难产时,基本上都会弃母保小,死的都是母亲。

何况宋崇渊以为郑氏怀的是神胎,他肯定会放弃郑氏。

可丞相夫人的儿子是宋令虞。

宋令虞背后又站着太子和瑄王,甚至是昭帝。

若是今天丞相夫人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们都别想活,要血流成河啊。

所以太医不得不告诉宋崇渊真相,要宋崇渊知道只是一个女儿而已,不是将才儿子,弃了便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有保住了丞相夫人,她还能再生下一个神胎,下下个神胎不是吗?

“你在说什么鬼话?怎么可能会是女儿?!不可能是女儿!”宋崇渊这会儿回过神了,根本不愿相信太医的话,一脚用力把太医踹翻在地,目眦欲裂。

“给本相保,都保!本相要的是母子平安!”

“本相的将才儿子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本相让你们所有人都陪葬!”

太医爬起来,跟其他太医对视一眼。

大奸臣这言外之意,如果不能大人和孩子都保住,那就保他的“将才儿子”?

“是是是,微臣等明白了……”

外面下起了夏天的最后一场大暴雨,已经要到秋天了。

太医几人却满身冷汗,连滚带爬地进了产房,隔着屏风指导着稳婆们。

宋崇渊感觉到了晕眩。

不过他撑住了。

他还要等着自己的将才儿子降生呢。

**********【作者:以下,继续穿插前世相对应的剧情】

郑氏的这一胎,比前世来得早。

在前世,湛淮玦登基后,改年号为圣誉。

这是他自己定的。

一开始有不知死活的官员举报大小奸臣,大奸臣不该给小奸臣起名“虞”,小奸臣不应该以“虞”为名。

圣誉帝湛淮玦杀鸡儆猴,杖责官员五十大板,革职了不说,更是把官员逐出其家族,给官员改名换姓。

其他官员噤若寒蝉。

新帝对宣平侯的偏宠如此明目张胆,哪是宣平侯的名撞了他的年号,分明就是他以宣平侯的名为年号啊!

这其中有多重大的意义,可想而知。

圣誉三年,在圣誉帝的治理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只是在朝堂上,大部分皇权都由国舅宋崇渊掌控,很多时候宋崇渊都代替帝王发号施令。

而他的儿子宣平侯,也是把持了朝政,权势滔天。

后宫,湛淮玦只有皇后姚氏和淑妃宋氏,这二人一直无所出,更多的人怀疑湛淮玦压根就没跟这二人圆房。

太后总是联合群臣,让群臣上奏,请命让湛淮玦把他们的女儿纳入后宫,要湛淮玦绵延子嗣。

一开始在先帝的热孝期,湛淮玦有理由不去后宫,后宫女子不能在这个时候怀孕,这些理由都可以推脱过去。

但先帝三年孝期过去后,群臣上奏,湛淮玦虽然还是驳了,太后却直接下了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