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西北望乡何处是(2 / 2)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可怜那汪直临死都还想着回到家乡。”

“莫洗先生,徐某想问下,蓟州是在京畿的西北么?”

徐猛一声叱问,直接将莫洗发抖的身形震瘫在地上,恐惧地看向徐猛,喃喃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顿顿,又继续说道:“你,你说,你说这诗是汪直的?”

“莫洗先生,之后你凭借着汪直的文章获取赏识,在京畿谋得一官半职,后来离京,却没有返回蓟州,而是来了宜州。”

徐猛顿顿,冷笑一声,“莫洗先生,你是没脸再回到蓟州吧?你是怕自己没脸见到汪直那年迈的老母吧?”

“可怜那汪直年迈的老母,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京畿被自己的好友害成残疾,被活活饿死,可怜那汪直年迈的老母一辈子还在等着自己的儿子衣锦还乡,却等到死也没等到自己的儿子回去。”

“莫洗,你害人性命,盗取他人文章,如今你有何面目,有何资格来评判此诗?”

“莫洗,你说你该不该死?”

“你,你胡说。”莫洗大声怒道:“是汪直,是汪直他罪该万死,凭什么,凭什么他的学识有人赏识,凭什么我就该默默无闻,凭什么?是他该死,他该死。”

徐猛冷然一笑,看这台下的众人恨不得将莫洗生吞活剥的模样,已然知道自己是度过了这一劫。

没办法,台下除了那些看客之外,有太多像汪直那般怀才不遇的寒门学子,也许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识,也许他们到死也只是默默无闻的成为一杯黄土枯骨,也许他们也曾向往京畿,也许他们曾经从京畿失败而来。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像汪直那般的人。

徐猛也无奈,这个世界的寒门学子太难,相比之下,那些世家子弟可能仅仅凭借捐献一些金银便可轻易获得机会。

西北望乡何处是?

可他们向往的前途又在哪里?

徐猛抬头看向晋牧,却是说道:“晋家世子,虽然你我之间诗词对垒胜负已分,但徐某手中还有两词想奉献出来,不为别的,只是想告诉大家,这天底下能够写诗作词的不仅仅只有三公七望的涔州杨家,还有这天下像汪直这般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学子。”

“好。”台下所有的学子齐声喝道。

徐猛心中一笑,此时自己可算是完全站到了涔州杨家的对立面,以后谁还敢说老子的诗词是从涔州杨家摘抄来的?

以后休想旧事重提,把自己和涔州杨家的复国啥的联系到一起。

再说了,这么好的露脸机会,自己自然要再露一把脸,把徐家画舫的营生再往上推一推。

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白不要。

反正晋牧已经得罪了,不介意再多砍两刀,至于以后晋牧要找自己的麻烦,那是以后的事。

晋牧冷冷的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莫洗,眼神杀气浓烈,早就将此人判了死刑。

至于其他的文人学士,此时见莫洗也是如丧门星一般远远躲着,心中也是暗骂:早知道莫洗是这样的人,刚才就不应该跟着莫洗起哄,如今连后悔药都没有,稍后晋家世子算账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这丧门星身上。“

徐家主,看来你今日是有意挫本世子的面子,借本世子扬名立万。”

晋牧微微一笑,也看穿徐猛的心思,什么狗屁为了天下寒门学子,你那县衙的闲差都是当年你老子用钱捐的,现在装什么清高,还不是想踩着本世子扬名立万,不过却是继续说道:“本世子可以给你这个机会,就依你,若是你真能再拿出两首诗词,让本世子一诗一词不出,本世子承认输的心服口服。”

“谢世子成全。”徐猛躬身作揖。

此时身旁的东秋早就按捺不住为徐猛研好墨、润好笔,提笔恭敬递向徐猛:“家主,请。”

徐猛微微一笑,提笔在那雪白的宣纸上缓缓写下,然后回头望向后面徐家的众花魁,微微一笑,将诗稿递给一个年轻的女孩。

女孩一怔,谁都知道演绎这首诗词将会是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为天下寒门学子呐喊,踩着三公七望的晋家世子上位,而且还是一首名动天下的诗词,万万没有料到家主竟然将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给了自己。

“贱妾寇玉兰谢过家主。”女孩躬身作揖,却不敢接过徐猛递来的诗稿。

徐猛微微一笑,将诗稿揣在寇玉兰的怀里,笑道:“大家一定想知道大楚七美的无名氏是谁?”

徐家画舫的众人全都看向徐猛,又奇怪的看向一旁的寇玉兰,虽然寇玉兰的确是徐家画舫中出类拔萃的歌姬,但没有听说过和大楚七美的徐家无名氏扯上干系啊。

“本家主想说,徐家无名氏是你们每一个人,只要你们待在徐家画舫一天,你们就永远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虽然你们都是我徐家的歌姬、舞娘、小厮,但我徐猛保证会公平的对待你们每一个人,你们每一个人未来都可能是徐家画舫的无名氏。”

轰——

徐家画舫所有人一瞬间都仿佛炸了锅一般,热泪盈眶,要知道徐家画舫很多歌姬舞娘是徐猛从江涛那边买来的奴籍,也有不少是徐猛从青山县贫苦人家雇来的,他们原本想着能够平平安安在徐家待下去就好,哪知徐猛如今却允诺给了众人未来如此巨大的一个希望。

此时此刻,她们恨不得为徐猛去死。

徐猛无视众人的喜悦,拍拍寇玉兰的肩膀,轻声说道:“去吧,你可以的。”

寇玉兰热泪盈眶地朝徐猛点点头,手执诗稿,向高台上走去。

徐猛看着寇玉兰那年轻曼妙的身姿,心中狂喜:

哈哈,又是一个绝代花魁,这可是徐家画舫的无名氏,晋牧那小子为了玲珑三女都能出到每人一万两黄金,这寇玉兰怎么也得一万五千两黄金吧?

当然了,自己不可能为了钱卖掉寇玉兰,留在徐家画舫,才是一座聚宝盆。

哎,万恶的资本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