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景,是王维诗里的景啊(2 / 2)

再者,实在过不下去了,还可以卖字画嘛。

卖一幅字画,吃五年。

若是卖一首诗的话,能吃十年。

........................................

谢道颖与马文才跟着那大叔,跟着跟着便发现,地势越走越偏,风景却越来越美。

两人牵着马,原就难以掩藏身形,此时到了这样视野开阔的地方,就更不好跟踪了。

最重要的是,谢道颖赖着不肯走了,而马文才么,懂得都懂。

谢道颖席地而坐,然后拉拉马文才衣裳的下摆,示意他也坐下来。

“稍等。”马文才说完,便去从雷阵背上将祝英台给的包袱拿了过来,在谢道颖旁边坐下了。

两人坐在岸边,边吃糕点边观景。

话又说回来了,人家谢道颖赖着不走,是有原因的。

看看这个湖,这是王维诗里的湖啊。

湖水宛如一块碧绿无瑕的翡翠,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时,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细碎的银片在水面跳跃闪烁。

再看看这个天空,这是王维诗里的天空啊。

天空一碧如洗,犹如一匹光滑柔软的绸缎,高高地悬挂在头顶上方。当微风轻轻拂过时,这匹绸缎会随之微微飘动,荡漾起层层柔和的涟漪,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谢道颖吃完了手中的玫瑰糕,轻咳一声道:“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闻言,马文才低头看着她,眉毛一挑道:“我知道对对子是你的拿手好戏,但是作诗,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起。你请,我洗耳恭听。”

谢道颖张开双手,放声吟诵道: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马文才凝眉道:“这诗我有些熟悉,与‘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应是同一人所写吧?这不是......”

谢道颖连忙拿起一块糕点,堵住了他的嘴,大声道:“没错,这就是陈子俊写的,现在人人传诵,他已经引领诗坛新风向了,五柳先生啊,他不行了。”

马文才懂了,他吃下口中的糕点,赞道:“陈夫子竟还有这种大才?文采斐然,不容小觑啊!”

谢道颖音高八倍道:“可不是吗?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别喊了,再喊,耳朵给你震聋了。”突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花衣裳大叔陶渊明将马文才挤到了一边,挤到了谢道颖与马文才的中间,从马文才手中拿走了一块糕点,往嘴里一送,转头便看向了谢道颖,问道,“小伙子,这诗你从哪儿得来的?”

谢道颖瞥他一眼道:“大叔,耳朵不好啊。都说了是姓陈夫子做的了,你怎么还问啊。”

“看你们两这衣着,你们是哪个书院的?”

“大叔,一个问题换一个问题如何?”

“你这小伙子,真是一点儿亏也不能吃啊。”

“您说对了,我做人的时候,就两个不能吃。”

闻言,马文才轻笑一声,是两个不能吃,不能吃亏,不能吃苦。

陶渊明瞅了一眼马文才后,又转过头来问道:“这第一个我能想到,这第二个是什么?”

谢道颖叹了口气道:“大叔,这是第三个问题了。”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