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永远记得(2 / 2)

文臣却是强烈反对,说出了一堆于礼不合的大道理。

武将和文臣都一样为了大渝兢兢业业,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凭什么很多文臣死后都可以被后人敬仰,武将大多只得落个战死疆场,埋骨异地的下场。

若只是个普通的士兵,连个名字都留不下。

明明付出了这么多,连永安公主一个女子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文臣都是理解不了呢?

很多武将气不过,性子暴躁的岳国公岳震柏直接动了手。

他一个人揪住那几个反对最厉害的文臣就是一顿揍。

被打得最凶的就是户部尚书范正。

鼻青脸肿不说,就连牙都被打掉了好几颗。

若是岳国公用了全力,这户部尚书怕不是得被打死。

就这样,范正还是不服气:“你们光说建个大寺院,抚慰烈士家人,补贴被屠杀的百姓,这些都是靠银钱来支撑的。”

“燕州还在打仗,之前的雪灾还要银子,反正户部是没银钱了。”

说完,他对着安国公哼了一声。

于慕川愤怒道:“都给朕住手,朝堂之上吵闹不休,大打出手,成何体统!”

“没什么好争的,给烈士们和百姓花的银钱就由朕出,从朕的内务府中走账。”

范正假惺惺道:“怎么能让陛下破费呢?若是从赈灾的银子里挪出一部分来……”

“你给朕住口,克扣灾民的银子,你当朕是暴君不成?”脾气一向很好的于慕川也动了气。

秦云璟出列,恭敬道:“臣弟代永安公主谢过陛下。陛下,永安公主曾说,若是真的能做成这些事,她愿意捐银五千两。”

“臣弟也愿意捐五千两,我们夫妻共捐一万两。”

秦云璟的话音刚落下,岳国公也站出来响应:“臣也捐一万,绝不委屈我们大渝的烈士。”

武安侯杨楷:“臣一向清贫,马上又要成婚,臣就捐五千两吧!”

京卫军统领蔡邕:“臣也出一万两。”

白鹭书院院长白安乾:“臣代西州白家和平阳侯府出两万两。”

忠义侯赵赫:“臣出两千两。”

……

秦云璟一带头,很多文臣也不情不愿捐了银子。

平宁侯府的倒台,让刘家感到了不安,一毛不拔的刘侍郎也捐了一千两。

春喜公公让人都记下来了,最后一共筹了8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足够修建寺院和补贴被杀百姓了,就连为烈士所设的专项资金也够了。

当天,工部的人就开始为寺院选址了,定在开春动工。

下了早朝,于慕川就去了武安侯府、摄政王府、岳国公府、威武大将军在京城的府邸……

他直接用行动证明了当今天子对武将的态度。

知道此事的武将们都激动得落了泪,他们的付出终于被陛下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