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楚平生,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一生平安”。
但其实她说了谎,上一任楚家家主楚求武取名时,说的是希望他“一生平凡”。
这是楚求武给予楚平生这个儿子的唯一一丝“好意”。
因为只有楚平生一生平凡,他才能被允许继续活下去。
因为楚家两兄弟,早在他们出生之初,就被决定好了各自的命运。
楚平生是祭品,是楚平世登顶武道、踏足封神阶梯的祭品。
楚家筹谋数百年,终于在这一代,成功在阳年阳月阳日阳时阳分诞生一对超绝天赋的双子。
再施以血脉禁忌秘法,以哥哥楚平生生命灵魂血肉为祭,融双子天赋为一体衍化出至尊武道圣体。
这就是楚家所找到的最接近能真正以武入道的封神之路!
楚平世那一度引来道门子侧目的天生“断金”咒印,不过是这场献祭所带来的最显化的副产品之一罢了。
楚求武受父亲遗命,一生兢兢业业只为了实现这项谋划,为此几乎牺牲了他所能牺牲的一切。
楚求武也的确成功了,除了一点意外——楚平生活下来了。
这是本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个血脉禁忌秘法会将楚平生的一切都抽干抽空,不管是他的血肉还是他的灵魂,但楚平生就是活下来了。
虽然楚平生生来残疾,身体萎缩,从出生那一刻起便只能痰在床上,但他终究是活下来了。
这在楚求武的心中扎了一根刺。随着楚平生渐渐长大,每当看着他那温和孺慕的目光,楚求武便感到不自在,就像是楚平生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一样。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楚求武其实非常清楚,秘法施行时楚平生不过是刚出生的婴孩,他不可能知道。
但楚求武就是没来由的感觉到不自在,心底对这个意外存活的长子总有抹不去的隔阂,甚至有时会忍不住冒出一丝莫名其妙的杀意。
孩提时的楚平生温和安静、乖巧乐观。虽然“天生瘫痪”,却不自怨自艾。还经常小大人似的,反过来劝慰为他难过的母亲杨敏。
让本就有愧的母亲对他越发疼爱,甚至引来了弟弟楚平世的嫉妒。
但没多久,楚平世就和哥哥亲近得不得了,哪怕楚求武此前有意隔开兄弟俩的亲近。
这一度激起楚求武的杀意。
楚平世身上寄托着楚家千百年来的希望,楚求武无法容忍有任何意外破坏楚平世的成长。
但很快楚求武发现,在与楚平生亲近后,楚平世在武学一途上进步神速。
楚平世似乎总能在与楚平生的闲聊中找到灵感,甚至连道门子百般难求的“顿悟”机缘,都触发了好几次。
楚求武既喜且惊,喜自然是意外之喜,惊则是莫名之惊,那个总是让他难以释怀的怀疑又浮上心头。
但几番试探下,楚求武确认,楚平生的的确确一无所知,标准的懵懂孩童。
最后也只能归结于,或许是那秘法给楚平生与楚平世这对兄弟间带来了某种的奇异关联。
既然对培养楚平世的武道计划有利,楚求武也只能按捺下自己的疑虑,暂且观察一番。
那一年,楚平生四岁。
又二年,楚求武发现妻子杨敏忽然看起了佛经,日日诵经祈福。
楚求武冷笑不止,杨家乃楚家世仆,杨敏成为楚求武的妻子本就是楚家筹谋大计的关键一环。
楚平生的命运,从杨敏被选中的那刻起,她便心知肚明,到了这个时候又来装什么慈悲?
杨敏不敢和丈夫争辩,此后想诵经时便躲到楚平生的小屋,不在丈夫面前碍眼。
她知道楚求武不待见这个意外活下来的长子,平日里也少来楚平生的屋子。
让她欣慰的是,楚平生倒是个有佛缘的。当她诵经的时候就变得很安静,眼睛一眨不眨的听她念诵。
小孩子当然是听不懂的,更何况楚平生从未有过学习的机会,一个是因为他的身体,另一个是因为楚求武不许。
是的,和从小被严厉教学的楚平世不同。楚求武不许楚平生接受任何教育,表面的理由自然是因为楚平生身体羸弱。
但实际上是因为那根扎在心里的刺始终未去,楚求武下意识的不想给予任何可能产生“意外”的温床。
一年后,某日,杨敏如往常一般诵念《八十八佛忏悔文》,念到中时忽感喉干咽痛,咳嗽半晌平复后,正欲继续往下念。
却听到似乎有个小小的声音继续往下念:“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 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杨敏悚然一惊,下意识去看楚平生。却见他嘴唇微抿、如往常一般安静,见她望来,只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瞳回看过去,一脸疑惑。
此后,杨敏开始逐渐更换念诵的经卷。初时一卷看上一月,后来便是一周一卷,再后来甚至是一日一卷。
楚求武得知后又是一番讥诮:“囫囵吞枣、能懂个什么?”
杨敏只当没听见,继续我行我素。
她日渐沉默寡言,精神恍惚甚至有些神经兮兮疯疯癫癫,偶尔还会在梦中惊醒,大口喘息,像是从噩梦中逃离。
她紧紧抓住楚求武的手,嘴巴大张,像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事后楚求武问她,她却仿佛失忆一般完全遗忘。
杨敏待在楚平生身旁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只有在楚平生身旁诵经时,她才能感觉到平静。
楚求武也没有在意,因为楚平世的成长速度远超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