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各有各的癫(2 / 2)

陈氏还有个二哥,分家后住的离大房也不远,下头还有个小妹远嫁在外。

“吃,发啥呆?”陈海川见陈氏只喝羊汤,却不吃盘子里的肉,便催促她,嗓音粗粝雄浑。

他早年在北疆军营里,个性耿直,是个有话直说的大嗓门,因目睹上峰贪墨,当众揭穿并揍了上峰一顿,事后反遭到打击报复,被调任到最苦寒之地十多年。

后来靠着他祖父的余荫,走了关系才重新调回京城。

谁知他几年后却又揍了在京城的上峰,这次是目睹其调戏良家妇女。

结局与十多年前惊人相似,差事接连几次变动,不是平调便是降职,现如今已沦落至京郊卫陵营,任七品的营右卫。

卫陵营分两值,每半月轮值一次,驻守在百里外的先帝皇陵。

这次陈氏回娘家,刚好遇上陈海川休沐,但昨日来的太晚,她还未来及与兄长说因由。

她抓了羊肉往嘴里送,觉得还是侯府伙食好。

陈海川年轻时在北疆近二十年,北地的饮食习惯也刻在了骨头里,到现在每日还坚持吃手抓肉。

陈氏面前的大盘子里,还剩一根羊肉肋条,她沾着椒盐,吃的满嘴流油。

实在不想吃,可不得不吃,兄长家的规矩却是不许剩盘子里的饭,别看她如今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犯了错嫂嫂照样敢给她脸色瞧。

她嫂子孟氏大方脸,粗眉大眼,明明上了年纪,一头乌发却浓密,目光炯炯有神,一看便是精力十足的妇人。

孟氏面前摆着一颗卤成酱色的羊头,时而用匕首割下一块肉大口咀嚼。

陈氏的大侄儿坐在最下首。

侄儿叫陈莽,今年刚二十一岁,是陈海川和孟氏的老来嫡子,在宫里当差。

他起点低,未曾中过武状元,也不是读书的料子,小小年纪便交了狐朋狗友,整日不学无术只知闯祸,刚满十七便被他父亲从京中踹到东北军营里。

算是实打实从小步兵起,在军营里一点一滴练就的本事能耐。

几年后,骑马射箭摔跤样样不错,累积了实力,年初被下兵营视察的兵部官员看中,选入了京城禁卫军,又从东北军营里被提拔回京了。

禁卫军分八大营,有拢卫京师的龙武军,大名鼎鼎的火器营,最出名的便是勋爵子弟云集、守护皇宫的羽林军,陈莽便在羽林军的殿前司当值,偏巧还在上四军里,值守皇宫各殿。

陈莽今日也休沐在家,姑母来了,他格外高兴,吃着手抓肉,脸上咧着笑,露出的牙齿上沾满了肉屑。

一时间,饭桌上只有几口人吃肉喝汤的声音。

陈氏憋憋屈屈将一根肋条下肚,刚松口气,陈海川又取一根肋条强塞来,“再来一根,这个羊肉是我专程让人从北疆带回来的,你在侯府轻易吃不上。”

陈氏哭丧脸:“我实在不想吃,有股羊膻味,我吃不惯,我想吃皮蛋粥,配一碗腌酸菜,开胃爽口,皮蛋粥要小火慢熬慢炖的烂软粥,滋味更妙。”

陈海川当即吩咐婆子,“就按姑奶奶的吩咐,去煮一锅胡辣汤。”

妹子这次回娘家,他没有多的温情话,却宽容地未与她计较不准剩饭的规矩。

陈氏纠正他:“是皮蛋粥。”

“哦,又没啥大区别,去,给胡辣汤里加几颗皮蛋。”

“乒。”孟氏放了碗。

眼观鼻,气息稳健地道:“特意招待你的羊肉都堵不住你的嘴,想吃胡辣汤,回你侯府吃。”

陈氏啊的一嗓子嚎出来,“不是胡辣汤啊,是皮蛋瘦肉粥,我也不回侯府吃!回去了拓儿就要把我送到庄子上养老,我死都不去!”

她挤出眼泪,掏出手帕擦拭。

陈海川一家三口皆惊。

陈莽嗖站起身,眼冒凶光,“他娘的,表哥真他娘的不孝!畜牲不如!”

孟氏半信半疑,眯眼看陈氏:“小姑,你再敢胡说八道,在我府上胡乱作妖,我马上叫人把你从我府上横着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