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的话让朱元璋和蓝玉陷入沉思,随后眼中皆露出好奇与期待之色。朱明撸起袖子,开始完善沙盘。
他先找来一根细长笔直的木条,将其一端削尖,作为简易的测量工具。沿着沙盘的边缘,朱明小心翼翼地从己方主营开始,每隔一段距离就轻轻扎下一个小孔,然后用丝线将这些小孔连接起来,初步构建出距离线的框架。
接着,朱明拿起颜料笔,在每个据点和重要建筑旁,仔细地标注出数字。他一边标注一边解释:“这些数字代表从这里到下一个标记点的距离,这样就能很清晰地知道行军大概需要耗费的时间。当然这只是大概,实际情况中需要按比例规划类似于:一寸相当于十里路这样子。”
对于河流,朱明也没有忽视。他沿着河流的走向,用蓝色颜料画出弯曲的线条,并在线条旁注明流速等关键信息。“在河流附近行军,要考虑水流速度,不然船只或者士兵渡河时会遇到危险。”朱明认真地说道。
山脉区域,朱明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在等高线上标注出高度数值,还画上了一些箭头表示山坡的陡峭方向。“在山地作战,了解山势走向和高度差很重要,这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进攻路线和防守位置。”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着沙盘中新增的各种标识和线条。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目光中满是惊叹。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这距离线与标识竟如此清晰明了,仿佛将这战场直接摆在眼前,一切都可精准计算。”他站起身,凑近沙盘,弯腰查看据点间的连线和数字,嘴里喃喃自语:“以往作战,虽心中对距离有估算,但从未如此直观准确,妙,真妙”
蓝玉也站起身,围着沙盘踱步,脸上的惊讶之色毫不掩饰。他时而凑近河流,查看流速标注;时而望向山脉,研究等高线和箭头。“有了这等高线的高度数值和山坡指向,山地作战的策略能更加精细。”蓝玉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那些颜料标注,随后看向朱明,眼中多了几分钦佩,“好后生,好后生,如果早有这个沙盘咱大明第二次北伐就不会输了。”
朱元璋听了蓝玉的话,微微颔首,目光仍停留在沙盘上,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若是当年有此沙盘助力,徐达将军或许能多几分胜算。”
朱明挠挠头,有些好奇地问道:“那这沙盘若用于北伐之战,具体能如何发挥作用呢?”
蓝玉转身,走到朱明身旁,指着沙盘说道:“你看这距离线,能让我们清晰知晓营地与敌军城池、山川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便能精准计算出兵的行程与粮草的供应节点。北伐路途遥远,有了这距离的把控,可避免粮草接济不上的困境。”
朱元璋踱步过来,接着说:“这等高线与山坡箭头更是关键。在北方的山地,地势复杂。以往我军因不熟悉地形,在山地作战时常处于被动。有了这些标注,能提前规划进攻路线,选择有利的防守位置,还能知晓何处适合设伏。”
蓝玉点头赞同,又补充道:“还有这河流流速标注,对于渡河作战意义重大。可根据流速判断能否强渡,选择合适的渡河地点,也能提前准备渡河工具。”
朱明眼睛一亮,说道:“若是再加上天气因素呢?模拟出北方常见的风沙、暴雪天气对作战的影响。”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皆露出惊喜之色。朱元璋说:“若能如此,那这沙盘就更加完备。在恶劣天气下,可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比如暴雪时如何隐蔽行军,风沙中怎样防止迷失方向。”
蓝玉兴奋地说:“有了这沙盘,日后若再有北伐之战,我军定能势如破竹。”
朱元璋双手背后,眯起了眼睛,看向了北方,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