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啊,你可知,当年咱和你爹政见不同呐,那一回,可是吵得厉害哟。”朱元璋边说边微微眯起眼,仿佛那场景就在眼前重现,“你爹那性子,轴得很,认准了的事儿就不松口,当着众人的面,竟骂咱是昏君呐,可把咱气得不轻,当下就抄起鞋底子,想着非得好好教训教训这臭小子不可。”
朱元璋说着,嘴角却泛起一丝苦笑,又接着道:“嘿,你爹倒也机灵,见咱动了真格的,二话不说,蹭蹭蹭的就爬上了这棵树,还在树上和咱对骂起来,那嘴皮子溜得很,气得咱在树下直跳脚,可又拿他没办法,谁让他爬得那么高呢。”
朱雄英听着爷爷的讲述,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赶忙又捂住嘴,略带歉意地看向朱元璋:“爷爷,孙儿不是故意发笑的,只是想象着爷爷和父亲当时的模样,实在是……太好玩了些。”
朱元璋轻轻拍了下朱雄英的脑袋,佯怒道:“你这小子,还敢笑,当时可把咱气得够呛,不过现在想来,倒也是段有意思的过往喽。”
朱雄英笑着点头:“爷爷,这说明父亲打小就有主见,敢直言呐。”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些许感慨:“是啊,你爹是个有骨气、有想法的好孩子,只可惜……”说到这儿,他的声音又低沉了下去,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他走得太早,没能看到你如今这般出息呀。”
朱雄英听了爷爷的话,心中也是一阵酸涩,眼眶微微泛红,低声道:“孙儿也盼着能让父亲看看如今的模样,只恨这阴阳相隔,孙儿纵有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说与父亲听了。”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叹道:“罢了,莫要伤感,今儿个咱爷俩就去祭拜祭拜你爹,也让他知晓,咱大明的江山后继有人呐。”
说罢,朱元璋便拉着朱雄英的手,朝着朱标墓所在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朱元璋的神色凝重,往昔与朱标相处的点点滴滴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朱标那温和宽厚的面容,那总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而忧心忡忡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太庙。
“标儿啊,爹来看你了。”朱元璋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无尽的思念,“你走得太早,可让爹好生痛心呐。不过你放心,如今雄英这孩子得了皇太孙之位,日后定能将咱大明的江山好好传承下去,你在九泉之下也可安心了。”
朱雄英也跟着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在墓前跪下,眼中噙着泪花,轻声道:“父亲,儿子来看您。”
朱元璋听着朱雄英的话语,微微点头,心中满是欣慰。他站起身来,从一旁的侍从手中接过准备好的祭品,一一摆放在墓前。朱雄英见状,也赶忙起身帮忙。
待一切安置妥当后,朱元璋又对着墓碑喃喃自语道:“标儿,你生前总是为这江山社稷操劳,如今也该好好歇歇了。爹会带着雄英这孩子,一步步将大明的建设好,让这天下更加繁荣昌盛,你就等着看吧。”
祭拜完毕后,朱元璋带着朱雄英缓缓离开了墓地。一路上,祖孙二人都没有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