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经济封锁(1 / 2)

对于塞区在四川的种种活动,大明朝廷显得麻木不仁。但该来的总会来,十月,塞音老仙收到朝廷诏书。

对塞音教在四川进行的传教活动大加斥责,称其无视朝廷制度,是为违法。

朝廷对塞音教的以上行为加以处罚,以观后效。

处罚内容是停止朝贡贸易,并且禁止大明商人前往秦州等口岸买办塞区货物。

这是把塞音教摘出来区别对待,朝廷显然是存了拉拢分化的心思。

随着边境检查越来越严格,塞区的经济再次遭到打击。

这些年大明对塞区的东西见得多了,不像最开始那么奇货可居。

像自行车、马车,甚至车床等现在大明都能造,不过离了塞区的核心部件,大明货的质量就差了很多,但也一样能卖。

甚至连水泥这样的战略物资,大明都已经烧制成了,强度和硬度等指标差些,但大明也是有能工巧匠的,朝廷一旦重视起来,人家在技术发展上面的速度并不慢。

主要这种东西要做到完全保密实在太困难了,水泥厂那么多工人,保不齐哪位就与大明那边有各种关系。

私下抄个纸片出去,就能把技术给泄露了。

这一次朝廷似乎极为有耐心,朱允炆上台后就大赦天下,减轻赋税,将朱元璋制定的一些严厉政策也有所改变。

甚至在改善工贸环境,提高匠人待遇等方面,甚至借鉴了塞区的一些办法。

对塞区也没有采取很强硬的办法,对那些在四川活动的塞区人员,甚至不闻不问,任由他们为之。

这种经济封锁一直拖到塞音八年(即建文元年)也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倒是那些走私通道仍然畅通无阻,就像是在给塞区续命一样。

让你吃不饱,也饿不死。

塞音七年的经济指标锐减了三成!

考虑到如今塞区的经济体量不可同日而语,这么大的衰减,或许小民的感觉还没那么强,但商人们早就坐不住了。

塞音教靠着年初在股市捞了一把,加之这些年库存充盈,暂时无虞,但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剜肉补疮。

商人们则最先扛不住了,叫嚣着“打出去”的呼声一时高涨。

内阁顺势再次提议扩军,不过把数量压缩到了两万。这次的扩军提案终于顺利通过,而一直等到五月,都没见大明朝廷有任何削藩的举措,刘学勤的幻想终于破灭。

命运的齿轮被自己强力波动,显见发生了较大改变,那么自然不能再墨守成规。

八月,马多罗率领的第一混成旅,和蓝太平的第二混成旅从秦州的文县下南坪,转进四川龙安府。

由于事先收买了大量大明文武官员,塞音军在龙安府犹如无人之境,除了南边的彰明县,平武、江油、石泉等县皆望风而降。

九月,蓝太平领兵进攻梓潼,并一举攻克阆中、南部、苍溪、昭化、广元、剑州等县。

至此,从岷县、宕昌县的白水江入嘉陵江,再接入长江航运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

捷报到总山不久,接着就是个晴天霹雳。

潜伏已久的冯胜终于露面了,他尽起四川卫所兵、滇军主力,以及湘王、楚王护卫,共十五万人,溯嘉陵江而上,将蓝太平的第二混成旅主力围困在了阆中。

一到阆中城下,冯胜命人挖开浮土,原来在城外,明军早已经掘开三道壕沟,专等塞音军跳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