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苗圃(2 / 2)

“嘿嘿,别急,你别急呀。”

胡知县美美呷了口茶,眯起小眼睛,悠悠说道:

“本来咱也没那个条件,这不,刚刚本县发了笔小财,我寻思苗圃这事不但要快干,而且要大干。”

早在老营寨棱堡那会儿,老仙刘学勤就搞过玻璃温室,胡鲜云那会儿就在庶务,自是知道的。

只不过玻璃产业发展了十来年,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大多用在科研、生产领域,少部分做了奢侈品,高端建材的供应都极少,在农业方面那更是用不起。

毫无经济性可言。

但玉门的情况又是例外,轻松得了六千元,胡知县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

虽然他也不懂石油产业的前景,但马俊却是把真金白银送了来,安知没有第二个、第三个马俊?

不就是一个玻璃温房嘛,咱搞得起!

听说冬天还可以育苗,冯泉自然双手欢迎。

接下来就是安排副局长沈光去临洮,找斯达康的玻璃厂买玻璃。

现在玻璃厂的平板玻璃最大已经可以做到一个平方米了,但成品率还是比较低。得知是要在玉门建玻璃温室,厂房建议用特种玻璃,其实就是这些年研发的类似硝酸钾玻璃的改性玻璃,强度比普通玻璃要高出不少。

当得知温房苗圃至少需要一千平方的玻璃,把玻璃厂的人直接干无语了。

一平方改性平板玻璃出厂价是十八块,在甘肃省的零售价在二十五至三十块不等,到了大明,卖到一百两银子都很平常。

由于玉门县如今在斯峰手里,又有斯峰第一大项目要落户,玻璃厂干脆给了十二块的成本价,那也得一万两千块!

这还没算运费呢。

沈副局傻眼了,最后一咬牙买了五百个平方的玻璃,把胡知县的小财一把给干没了。

要知道胡知县也才给林业局批了三千块预算,满以为绰绰有余的。至于回去给不给报销,沈光也顾不上了,他家是川中大户,家产比全有志那些人丰厚多了,所以花起钱来也不手软。

等他押着玻璃赶回玉门县,那边温房的主体建筑已经搭建了八成,没成想胡知县和冯局比他更加超前,足足搞了五亩育苗基地,需要玻璃顶棚近四千个平方。

用来固定玻璃的轻钢龙骨框架还没订做,这个造价算下来也很吓人。

整个工程怕是没有六万块打不住,结果把胡知县闹个大红脸。

他好歹也是在道场庶务捶打过的人,对预算这块并不陌生,想不到这才刚主政一方就漏了怯。

最后还是冯泉给出了个主意:“我听说新上马的炼油厂项目也有绿化工程,能不能从那边借些资金挪到苗圃上,将来县里用树苗之类抵债就是。”

“啊这,人家能同意吗?”

别看胡知县是斯峰出身,可他跟周铁、张铜等内门师兄没那么熟,说白了他以前就是个小透明。

他能当上玉门知县,是顶头上司熊天球的安排,其中还有没有其他势力的博弈,那就不是他这个层面能知晓了。

知县这个位子,也可以说很大。但在整个国家官僚系统里,那又只是末端的存在。

“总得试试才行,要不项目干一半算怎么回事?”

冯泉劝道。

“那行吧,明天你跟我去趟鸭儿河,看能不能碰到周铁师兄,好歹先问问人家主事人的态度。要是有门儿,再回趟本山找找人,一定要把这事干成了!”

胡知县下了决心,只是本山的人大多已经迁去成都青城山,好在鸽子房还在,两边通信的话,四五天就能有个来回。

“苗圃也不要停工,先用小沈带回来的玻璃,做间小温房出来,先育那些苗,你们林业局拿个章程。”

他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