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腾笼换鸟(2 / 2)

这几项加起来,斯力加的销售额接近两千万元了。还有石蜡和沥青呢,这些产品都是不愁销路的,加在一起也有几百万。

等到年底斯力加庆阳分厂投产,明年搞不好这一家工厂能有超过四千万元的产值,已经稳稳超过音能动力,坐稳一哥的位子。

大明这些年财政情况不错,但岁收也才四千多万(两白银)。

大明也想搞石油啊,但一般人接触不到玉门那块,那就找人呗,找来找去,周数就成了各方人马瞩目的焦点。

自从那年从大明回来,周数就去成都拜了山,刘学勤对他甚是满意。先是劝勉一番,又亲自选了些书目让他抽空研读,并且介绍他和莫尔根认识。

又有之前与斯力加的合作,他如今已经成了斯力加的大代理商。出口到大明的那5000吨煤油就是周数经手的,他其实就是一级批发商,每吨油加价20块,倒手就给了贸易公司。

别以为20块钱赚少了,一级批发商就是快进快出,薄利多销。但有一点,绝对不压账。

当然最早周数代理的是汽柴油,随着这两个产品身价倍增,周数自然是赚翻了。

虽然他已经入了塞国国籍,有双重身份,但到底是大明跟脚,被证监局屡屡驳回,否则他的前进锅炉厂如今多半都上市了。

关键还是他在大明那边的生意,当年被胡宽拉着搞房地产,结果在塞国无比顺遂的周数,到大明就不灵了。

他们三家联合投资五十万的房产公司,前进置地,在北京拿下一块地皮,还建了个锅炉分厂。

这锅炉厂就糟心透了,大明的铸铁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山西铁、闽铁统统不行,关键价格还高的吓人。

北京那地儿冬天多冷啊,测试管道几乎有三四成要爆管,就连锅炉都炸了好几回。

在塞国金县很简单的事,在大明就是不成。

后来干脆从重庆进口材料,在北京组装,前后搞了一年多,才勉强生产出像样的锅炉。但架不住各路孝敬,处处盘剥,不但没利润,还倒亏了一些。

不是胡宽是个皇商吗?他怎么不出面呢?

出面也没用!

经常做白手套的书友都知道,掌握权力的人选话事人,那是要你给人家赚钱的,不是让你天天拿着屁大的事情,去给人找麻烦的。

太子、秦王还有一干勋贵,这些招牌拿出来若是有用,那这一关就算过了。若是没用,那你就得自己组织资源,想办法解决问题。

归根到底,你不就是个商人嘛。在大明这边,你没有功名在身,见个七品的县令,不还得乖乖跪下磕头?

可是他们这些人在塞国待久了,受平等思想熏陶,膝盖有时候就弯不下去了。

那就要得罪人,就要挨整。

然后他们盖的房子也卖不动,其实挺好的房子,花园洋房,三层楼结构,一梯四户,每户面积都200多㎡,四室两厅的格局。

还给配暖气、自来水,卫生间有抽水马桶,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房型了。

但一是造价太高,二是迁来的富户还是习惯四合院一类的平房,三来嘛,就是官府有意无意的打压,和同行各种污蔑。

什么风水不行啦;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水泥里全靠几根竹棍支棱,风一吹就倒。

开始定了1500两一套,发现根本卖不动。后来陆陆续续降到1000两,也没成交几套。

反正看得上的买不起,买得起又看不上。一共600套房子,几乎全砸在手里。

这个价格在岷都就很正常,但到了大明这边就吃不开。关键这边拿地、建设、配套这些加一起,成本比岷都还高了20%,这还没算请客吃饭,送礼贿赂这些隐形成本呢。

利润低的根本不像话。

三位股东也没辙,互相一合计,干脆留些工人在北京守着摊子,还是先忙活塞国那边的生意吧,大明的市场就是个烂泥塘,没必要瞎耽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