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是那天正好从秦州来了一个记者,说是一本名为【匹夫】杂志的人。
这杂志的发行量还可以,周数知道,主要是写名人传记,成长励志的故事。那天鬼使神差的,他就接受了人家的专访。
这事过去,周数都给忘了,想不到十月份就事发了。
太子的厕所里恰巧就有【匹夫】这份杂志,那天他无意看到有关周数的这篇,题为“北枳南橘,野心勃勃的大明商人”。
编辑其实是有水平的,主要是赞美型文章,通篇积极向上。可关于大明的部分还是令朱高炽不爽,但他是个厚道人,只嘟囔了句“吃里扒外”。
这事传到皇上那里,朱棣找来杂志看了,顿时怒不可遏,命道:“此子太狂悖,眼中还有君父吗?着锦衣卫查办!”
沾上锦衣卫那还能落了好?当即缇骑四处,往陕西风翔府拿人。周数的爷爷、父亲全都下了锦衣卫诏狱,其余家人也都在西安看押。
其实周数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说自己“在塞国做事则如臂使指,在大明却寸步难行。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我的根在大明,也想报效朝廷,可每次去那边(大明),感觉自己很卑微,很多人给我脸色看,我都不知因为什么……”
编辑还加了句锐评:“有才而不得其用,其过也谁欤?”
这事闹的太大了,周数 如今才23岁,直接把魂吓没了。顿时方寸大乱,到处托人,胡乱花钱,甚至还去了趟总山,求见老仙而不得。
刘学勤和其他上位者并无不同,他落的棋子是为他服务的,不是给他找事的。周数不过是他布下的闲棋冷子,可弃可取,是为了二十年后,仁宣之治结束后的格局提前埋个伏兵而已。
既然废了,那就废了吧。二十年呢,这样的棋子随时可布。
但他还是以丁春秋为名,在塞音时报发表了一篇时事文章:人才难得,且喜且怜之。
通篇是在评论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的相爱相杀,最后赋诗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此文传到大明,朝臣都惊了。
这个大臣说:“塞音老贼还会写诗我靠北!”
那个说:“你孤陋寡闻了吧,人家那么多本小说都写了,一首诗算什么的。”
“啧啧,这老仙不是白叫的,你们看看,我劝天公,这不把他和老天放在一个层次上了吗?别的不说,这格局无愧帝王气魄。”
“以老夫之见,是好诗,当得起‘别开生面’四字!”
大臣纷纷发言,对老仙的诗文评价还是蛮正面的,至于其中寓意,都装作没看见就是。
“哼!老贼惯会阴阳别人,杨爱卿,你看这诗会不会是找人代作的?”
朱棣哪里看不出,这是刘学勤跟他隔空喊话,但还是对老仙过硬的文采表示不服。
杨士奇被点名,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上师作文从不找代笔,至于其诗文倒也有迹可循,这里有我早年间抄录的几首。虽品格不高,但亦可见其文采斐然。”
说着从袖口抽出几张纸,照着念了一遍,大伙儿都不说话了。
“这丁春秋,倒是有些年头没出小说了啊!”
有人岔开话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