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博艺书院(1 / 2)

新民学校案之后不久,皇上颁发诏书,对全体官员加薪!

这次加薪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调整官员的俸禄制度,并且“永为定制”,具体情况如下: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至。

咱们简单换算一下,正一品年俸一千石,折银五百两,塞音钞五百块。早几年前,杨士奇在塞国担任首辅,月俸就要一千多块,比大明这边高了20多倍!

永乐朝给官员的俸禄没变,但开始使用“折色”制度,就是把俸禄中的大米换算成钞票、胡椒、苏木这些物资,占比达到了七成。

太祖成例不好改,但想发钱有的是名目。所以这回涨薪是以岗位津贴的形式发放的,而且为了方便,以后大明官员俸禄发放,一律折色,改发银、钞。

这里的钞可不是大明宝钞,而是塞音钞。

塞音老仙想尽办法对大明进行金融渗透,贸易、贷款、劳务、银行这些都是可以向大明输入纸币的,所以,大明这边的纸币是足够市场流转的。

那么,塞国有没有超发货币呢?

答案是肯定的,刘学勤要在神不知鬼不觉间薅走大明的羊毛,也需要适当输出通胀,以促进商品市场繁荣。

塞音银行到底发行了多少纸币呢?约10亿元左右,只比塞明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稍微低点儿。

要是按照美联储的标准,货币发行量约占Gdp的0.7-0.8,塞国的货币政策是相对宽松的。但面对如火如荼的经济发展形势,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了,塞音银行发钞是要通过董事会裁定的,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往外放,可不敢大水漫灌。

那位又要问了,你家不是金银本位吗?有那么多真金白银吗?

有的。

这么多年,从美洲各国、日本、大明、安南等地流入的金银已经超过一亿两。这还没算大量的铜钱被回炉再造,熔炼为工业金属。

大明官员的津贴与俸禄相等,这相当于所有官员的工资直接翻倍了。

除此之外,杨士奇提议,还可以设置与考满制度结合的奖金,那就等于三年一个大红包,最优等的可以一次领到相当于三年俸禄。

就为了给优秀官员争取这点儿“蝇头小利”,太子爷和杨士奇的嘴皮子差点没磨破。除了少师姚广孝没表态,皇上、户部尚书夏元吉和一众阁臣都觉得太多了。

杨士奇就觉得心好累,以前塞音老仙给他9000多股龙门书局的股份,他没感觉。等到套现了好几十万,因为早就心里有数了,故而觉得理所应当。

跟大明这边一对比,老仙都大方到快成傻子的地步了。

但结果还算好,各级官员感激涕零,甭管够不够资格,天天上折子谢恩,快把皇上夸出朵花了。

另一方面,朱棣对闹事冲击学校、口岸者,也绝不姑息。在他的暗示之下,锦衣卫纪纲将一万多名人犯,按50元一个的价格,卖给塞国的劳改农场。

这笔近60万的收入,给锦衣卫留了5万做活动经费,其余全充入内帑。

朱棣突然觉得塞国就是个垃圾桶,什么破烂都要,最爽的是还可以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