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在黄渚镇上,靠拣矿石为生,就是别人拉矿石的车上掉下来的矿石,你或许对此不屑一顾,其实杨家在当地属于高收入家庭。
来来往往那么多矿车,一年落在他家门口的石头总能攒几车的,随便发卖就是上百块钱。
自然是有些窍门的,比如杨大胆家门前的路常年坑坑洼洼,比如杨大胆兄弟几个都很能打。
但能独立设计出商业计划,是因为杨大胆是小学毕业的,比武矿长几个大老粗强得多。
第二天,杨大胆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找到了有线培训班。
以杨大胆有限的见识,觉得应该不是骗子,因为这个班在“龙门报纸大厦”。
龙门书局、塞音时报等总部都在这里,要搁平常,杨大胆根本不敢走进这样的大楼。
交了一百块钱报名费,杨大胆被编到丙字班。
有线培训班每个班50人,一个月一期,食宿自理。
前十五天讲基础知识,包括电报原理,马林编码,还有发报机常见故障及排除等等。
几天课上下来,杨大胆满脑门都是汗,他才知道自己漏算了件重要的投资,私营电报也是需要电源的,至少需要台柴油发电机。
发电机的产量有限,而且民间部门要购买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上查你家三代不算,还要有“无犯罪证明”,体检报告等许多证明材料。
说是国家对这类先进设备严格管控,杨大胆这种打擦边球的,那可就心虚了。
他就小学文化,学的那就那样,在黄渚镇算是个人物,到了大地方就啥也不是,他哪里知道需要这么繁琐呀?
好在杨大胆的社会经验是充足的,在培训班期间,同学聚餐的时候恰巧有人挑衅,杨大胆挥舞老拳打了一架,爆锤了一个当地混混。
本来还担心会被人找后账,结果反倒没事。后来杨大胆才知道,他们这个班上藏龙卧虎,很多人背后要么是当官的,要么是经商的,大都有钱有势。
靠着敢打敢闯,杨大胆抱上了真大腿。
他们班上有个叫杨妮的女同学注意到了他,两人是本家,而且杨大胆为人仗义,动手能力也强。
不光是能打架,他对电报是真心喜欢,所以钻的进去,学习收发报这块就比别人快。
“我看你是个有本事的,毕业后别回去了,跟着我手底下混吧。”
直到培训班结束,杨妮单独宴请了包括杨大胆在内的几个同学,都是草根出身。
这时杨大胆他们才知道,杨妮是杨寓的孙女,不是公爵那一支,但这种身份在他们一干泥腿子面前,那就跟下凡的仙女似的。
那还有啥好说的,肯定纳头便拜啊。
杨妮也看上了电报事业,不过人家的商业计划可不是杨大胆那种土路子可比的。
等于是龙门书局给她单独成立一个电报电讯事业部,独立核算的那种。至于能划拉来几个县的业务,那还需要杨妮的父辈去争取,她这个层面只是负责具体运营的。
当然了,想要做这行,下面也得有人才行,杨大胆这些人就是杨妮给自己物色的手下。
直到现在,杨大胆才知道自己的商业计划有多么不靠谱,还想着偷电线呢。偷不偷的着另说,合议会已经在立法了,偷盗电线可是重罪,轻者发配到生产建设兵团去劳改,重则直接吃花生米。
什么武矿长、水哥,这行水太深,不适合你们。杨大胆给合作伙伴写信进行了安抚,打定主意留在秦州,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