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印象中的老师们(上)(2 / 2)

因此,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华姐”,这个称呼里蕴含了无尽的尊敬与爱戴。每当华姐走进教室,那份独特的魅力便让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每一个眼神交流,每一次微笑鼓励,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

陈奕辰记得,在华姐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个春天,是他高三下学期。

当华姐手捧着精心准备的喜糖,逐一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时,那些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的男同学们,眼中却不禁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不舍。

他们深知,从此以后,华姐将不再是他们独享的宝藏,而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港湾。然而,这份失落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更多的,是他们对华姐深深的祝福与期盼。

英语老师是一名25岁,刚从一所知名的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男孩,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梦想踏入了教育这片沃土。

之所以称他为“男孩”,不仅因为他正值青春年华,那份青涩与纯真仍挂在他的嘴角眉梢,更因为他那略显娇小的身材,身高尚未触及一米七的门槛,却丝毫不减他内心的强大与坚韧。

这位年轻的老师,我们喜欢喊他“小朱”。

小朱老师以他独有的方式,迅速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良师益友。他总能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自嘲,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态度化解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欢笑中掌握知识,也让彼此间的距离悄然拉近。

学生们喜欢这样的他,没有老师的架子,更像是身边的一位朋友,大家自然而然地就喊起了“小朱”这个充满亲切感的昵称。

曾经,陈奕辰英语成绩不太理想,总是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然而,小朱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反而用他那双充满鼓励的眼睛和不懈的努力,为陈奕辰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每当课后,小朱老师都会特意为陈奕辰挑选适合他的英语练习资料,从基础的单词记忆到复杂的语法解析,每一份资料都凝聚着小朱老师的心血与期望。

不仅如此,他还鼓励陈奕辰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即使回答得不够完美,小朱老师也会给予最真诚的肯定与指导,帮助陈奕辰一步步克服心理障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奕辰的英语成绩有了显着的提升。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小朱老师的悉心教导与无私付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深刻内涵。可惜的是高二分文理班后,朱老师不再继续教导18班了。

陈奕辰高一的物理老师姓马,一位年约四旬、说话铿锵有力、风采依旧的女教师,犹如物理学界的一股清风,以她独有的魅力,引领着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马老师身形干练,仿佛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她对物理学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当讲到关键知识点时,那双眼睛便仿佛能洞察学生的每一个疑惑,给予最及时的解答。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精准的粒子,准确无误地击中学生的心田,激发起他们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可惜马老师也同英语朱老师一样,高二也没能执教陈奕辰他们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