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任都御史(2 / 2)

陈循说道:“如今都察院除了左都御史杨善不在,余下有三位都御史,确实有些多。两位大人卸任职务之后剩两人,刚好。”

萧维祯在边上舒了一口气,好在这把火没有烧在自己身上。

“杨善杨大人在外还不知道要多久,都察院只留萧大人不合适。不如再提名一人,报于陛下。”说话的是胡滢。

虽然胡滢不入阁,但是说话分量可不比内阁首辅要差,他的意见,这在坐的几位都要考虑。

“胡大人可是有人选?”陈循问道。

“礼部右侍郎李实。前段时间刚刚与瓦剌出使回来,劳苦功高,我这作为礼部的尚书,多次请辞让出这个位置来,陛下都没有准。如今李实的资历和功劳够更进一步,我只能厚着脸皮给他图一个都御史的位置,若是六部有其它的尚书职位空缺,我也可以为其争取一下!”胡滢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这最近部里的工作也都是两个侍郎在干,可是自己不挪位置,底下人多少有怨言,只能给找别的职位。

高谷笑到,“来我工部,最近工部很忙,缺这种有能力的人。”

剩下的几位皆不说话,陈循见此情形自己也没有别的好人选,只能答应下来。

呈报上去之后很快得到御批,李实升任右都御史,这样都察院就是萧和杨两位左都御史,李为右都御史。

回到王宪这里,安排好杨帆回京的事宜,王宪又帮忙操办了孔公恂母亲的葬礼,殿试的时间是三月十五,孔父让压下消息没有送到京中,怕影响孔公恂的考试,等考试结束之后再通知。王宪又重新投入到开发之中,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初。

“素素,所有的项目就按照样板套用,这些都是关乎咱们家以后得收入。”王宪可是跑遍了所有的工地,先行建设起来样板,然后河道堤坝仓库都按照此标准来。这样自己从草原回来的时候这些也就建设完毕了。

这两个月下来,所有调查白莲教的行动都停了下来。各地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救灾。

山东、河南、江苏的灾情没结束,凤阳府、应天府发生灾情,景泰帝派遣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高谷前往南京祭祀三陵,赈灾。

江渊一个人扛下了粮食兑换麸糠的责任,原本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可是之前徐州仓和淮安仓的粮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凤阳府和应天府又因为冰雪而饥荒,江渊又和高谷一起如法炮制给凤阳和应天灾民掺麸糠吃,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凤阳府大部分都是宗室,应天府也是一群地主老财,虽然家里有粮食,但是仍然要去蹭灾民的粥棚,结果吃到了掺了麸糠的粥,被捅到南京六部,又到京城。

不过这些暂时都跟王宪没有关系了,如今他带着二十一个人正打算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