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叔,周大叔,嘎子哥来了。”
这天英子突然带着三个半大孩子来到了临时落脚点,同行了还有周胜熟悉的人,照相馆的纯钢同志。
“周团长,可找到你了。”
“周团长?你是首长吗?比钱队长还要大的官吗?”
“纯钢同志,好久不见了,这位小同志就是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嘎子吧,挺有精神头的,找我什么事啊。”
“我要发枪,我上次缴获了一把手枪,结果让老罗叔给拿走了。”
“哈哈哈,小同志啊,你参加了队伍了没有。”
“参加了,钱队长他们都同意我参加了。”
“那你知道咱们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什么吗?”
“不知道。”
嘎子直接摇头,回答的很干脆,毕竟他不识字,加入队伍的时间又短,也没有人跟他说起过。
再说了,就凭借他那咋咋呼呼的性子,一点就炸,跟个多动症似的闲不住,又处在叛逆阶段,听得进去才怪。
“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嘛。”
“第三条怎么样?”
“一切缴获要归公。”
“啊,凭什么啊。”
“嘎子,我们这支部队是一个集体,不主张个人英雄主义,缴获归公是为了更合理的分配,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那咱们的武器哪里来,部队的经费哪里来,不都是战士们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吗?
你刚参加队伍,没有这个经历,这个我理解,毕竟你也只是一个半个小子,比不过根据地里面的跟随队伍很久的小同志,他们的思想觉悟就很高。”
“有多高。”
嘎子一听,顿时不淡定,之前还一副我不听的架势,结果一听他不如队伍上的小同志觉悟高,立马上钩了。
“我刚从山西过来的时候,刚好碰上鬼子大扫荡,冀中根据地的队伍损失惨重,许多队伍被打散了。
有一支由伤兵小孩组成的临时队伍,接到了一个命令,成年战士全都是伤员,能动弹的都是小同志,可他们却抬着伤员上路了。
如果不是刚好碰上了我们,他们的处境会更危险,最大的这个十五岁了,是一个老兵,最小的六岁,眼睛还被鬼子的毒气给熏瞎了。
他们知道八路军从来没有扔下伤员的规矩,所以打死都不愿意扔下伤员,接到什么样的命令,就去执行什么命令。”
说到这里,周胜拍了拍嘎子的肩膀。
“嘎子,你很机灵,以后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但现在的你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啊。”
“周团长,我…”
“没事嘎子,你这样的情况不是特殊的,以前许多新兵刚加入部队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毕竟大家都不理解,经过思想教育后,就慢慢改正了。
你跟他们比起来,已经好很多了,别放在心上,不就一支枪嘛,重新缴获就是了,你看我,打过多少仗,缴获过多少支步枪,不还是上交后分配给更需要的同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