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刚说完,庆亲王根本不给同僚反应的时间,扑通一下拍在地上。
“回太后话,闽浙总督汤牧之自上任以来,克己奉公,倭寇犯边,其部所率多次立下战功。”
“日前,闵军所属更是拓土百里,杀敌无数,击沉敌新锐战舰,扬我国威。”
“两江总督事关重大,非其所莫属。”
一旁的大臣们都懵了,他们咋不知道今天要推举两江总督呢?
而且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庆亲王怎么都把理由说完了呢?
“皇上,太后……”
“哀家以为可以,这汤牧之我知道,是卞宝第的弟子,是个忠厚的。皇上觉得呢?”
太后假装没听到,直接问皇帝。
“啊↘,回额娘,儿臣也觉得可行。”
一旁的皇帝本来在生气,想着推举自己人。
但被太后一问,啥都忘了,点头同意。
“那就这样吧,闵浙总督调任两江。”
“庆王爷,现在东南战事正酣,两江总督调任,闽浙总督也调任,怕是会影响东南战局。”
“这新的闽浙总督的位置,该由谁接替啊?”
太后这次直接问的是庆亲王。
因为她不能让一员湘军或者淮军系的人过去,毕竟闵系刚出现不久。
就算愿意和湘淮打擂台,现在也没那个实力。
毕竟闵浙总督下辖的三省,也就浙地略微好些,哪里比得上湘淮所占膏腴之地。
同时,这也是对庆亲王的奖励。
“回太后话,船政大臣郑景溪,多年以来皆在闵地,熟悉军务,督造了福清等船。”
“这次闵海军,虽由汤潇逸节制,但实际是郑景溪所辖。”
“恰逢战时,使其以船政大臣,署理闽浙总督事,不会影响东南战局。”
庆亲王觉得今天一定是自己的幸运日。
他的账,一下子就还清啦!
“臣……”
“那就拟旨吧。”
太后看着站出来的帝党大臣,闪过一丝厌恶。
…………
“爹,怎么愁眉苦脸的?”
汤潇逸疑惑的看着汤父。
还没回家,他就已经听说了汤父调任、郑景溪署理闽浙总督事的消息。
这算是高升了,他还以为回到家会看到激动的不能自已的汤父。
结果汤父坐在房间里,满脸愁苦:
“唉!爹什么本事,爹知道。”
“这闵浙,也是因为牛大人还有你在,为父才能把事情捋顺。”
“这调任两江,为父是两眼一抹黑,可不知如何是好。”
汤父是有些本事的,当台澎巡抚还是够了,但上任总督,还不行。
不仅是个人能力,他的势力也不够强大。
在闵浙,汤潇逸一个人就控制了好些个府州,以及各地的驻防军。
加上按察使牛大人,他老师遗留的遗产等,才在闵浙总督府位置上混的风生水起。
去了湘军的地盘,他没什么信心。
更别提这个两江总督的位置,也是啃儿子啃出来的。
沾儿子的光,令人尴尬呀!
“爹你怕什么,你才是两江总督,应该是那些地方官怕你。”
汤潇逸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您不说,我也要说一件事儿,两江的位置很重要,这是我们提前计划好的,比我想的来的慢一些。”
“但没有新的闽浙总督来,而是由岳父署理,倒是不错。”
汤潇逸拿出名单:
“我会将作训处开到两江去,招募人手,训练士兵,这样能很快稳定地方。”
“这几个,是闵军出身的文官,你可以拿去总督署,也可以放去重点地方职位。”
“苏淞太道的位置给我留着,等晚些时候,我会派一个人过去。”
“差不多就够了,不管是总督需要干的,还是南洋大臣的职责,就都能接手了。”
“对了爹,我现在正在淞沪招人,颇有些阻碍,有些衙门抓着人不肯放手。”
“本来我还想着用点手段,但没想到这么快您就当上了闽浙总督。”
“您去了后,记得尽快把人送过来。”
汤潇逸以为多大点事,没想到竟然只是如此而已。
总督嘛,军权,财权拿到手,其他的都能慢慢来。
“你不过去?淞沪的条件可比闵都好。”
汤父有些疑惑,又有点期盼的看着汤潇逸。
“可没有,当前还是闵都好,易守难攻,而且基础已经打下了。”
“我会管一管江南厂,至于剩下的,那就得等仗打完了再说。”
两江富庶,不仅是财税,还有矿产。
容易开采的十几亿吨超大铁矿带就在江南省,而且交通还比永春便利。
可惜,现在暂时没钱投资这个超大铁矿了。
毕竟还是战时。
总不能又去借吧?
好像也不是不行,毕竟,借钱的对象很多。
例如,船政工业银行……
“爹您快去赴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