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亚历山大懵了(2 / 2)

醇亲王有些懵。

他是非军事人员,也是传统大清官、大贵族。

他并没有意识到骑兵全军覆没有多重要。

因为骑兵的价值早在八里桥之战就被这些天天高喊着骑射无双的满蒙贵族淘汰了。

他只需要找到战斗失败的背锅人,以及能从中捞到的好处,就是一个合格的贵族、清官了。

“是由我发起的紧急军事会议,要求全军将领参加,亲王殿下,我们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刺刀下面,情况非常危急。”

作为自大且腐败的沙俄贵族军官,亚历山大也被醇亲王的军事常识震惊到了。

侧翼被敌人突破了,作为主官还能淡定的坐在这儿?

他在会议室等了半小时,因为他以为醇亲王会来找他,结果没有……

“我们需要立刻讨论由哪支军队接手侧翼的防御,以及重新评估敌人的情况,更改作战计划。”

“虽然这次会议并不需要您提出任何具有建设意义的意见。”

“但很遗憾,您才是军队最高将领,没有您的确认,我们的命令不能发到每一支军队手中。”

亚历山大只是震惊,但自大的毛病一点没变,对醇亲王说的话中充满了嘲讽。

并且,他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军的渗透,自作主张的以醇亲王的名义召集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甚至,醇亲王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

“亚历山大将军,骑兵折损了我也很难过,但也不过是一些骑兵,不至于到要修改作战计划的地步吧?”

“而且我从未要求召开军事会议,我还有事,需要和朝廷紧急磋商对败军之将的追责问题,先就这样吧。”

“将军你也说了,现在情况危急,赶紧让将领们都回去镇住场子,以防生变。”

“至于计划,原先的计划就很好,损失的不过是区区骑兵罢了,西路步兵已经抵达渡口,只要他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醇亲王不懂军事,但懂权力斗争。

亚历山大这不是在架空他嘛!

那他怎么可能就犯?

亚历山大张了张嘴,突然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良久之后,他转身出门,看着南方,对下属说道:

“我好像明白了清国为什么会在战争末期爆发内战,南方军为什么会反了。”

“我以为我作为一个将军已经够不称职了,但没想到比起清国的将领,我还能算一个专家……”

能身居高位的都不是笨蛋,亚历山大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军事水准不足以担任中将吗?

不可能的!

他都已经担任过中将司令官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难度。

但是他总不可能把官位往外推吧?

屁股决定脑袋,说来说去都是利益。

就像东瀛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他们知道,他们一清二楚,且绝对支持。

不然,怎么可能爆兵1000万呢?要知道他们总人口才7100万,相当于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当兵。

再往细分,7100万中有1\/3适龄男性青年,那也才2400人,从中直接分掉1000万去当兵。

这种情况说不知道?骗鬼呢?

咬死不知道,只不过是为了能理直气壮的假装受害者,和想摆脱条约限制罢了。

…………

“太后,醇亲王今天发了封电报回来……”

李莲英小心翼翼的挪到床边。

太后正在喝茶,眼皮子挑了挑:

“说吧,什么事儿?银子没那么快花光吧?”

太后以为是来要钱的,现在到处都缺钱,主要财源变成了从沙俄帝国借。

德意志也给一点,但只有一点点。

而借钱这个事儿,是洋务派来的,洋务派是后党。

所以说来说去,钱捏在太后手里。

“回太后的话,不是……是战报,荣禄大人兵败,全军覆没后不知所踪,王爷请朝廷缉拿其家属……”

李莲英正说着,太后已经迫不及待的走了过来,从他手里拿过电报。

“不足二千,不足二千?一万多人呀!就回来了这些?!荣禄该死!”

太后激动的捏着电报。

李莲英沉默不语。

一万多人,是这次满蒙八旗中满人骑兵的数量。

剩下的是蒙古人,和少数汉军旗。

在朝廷心中,不管这个帝国再庞大,人口再多,其根基都是满人。

本来数量就不多,算上老弱病残也只有几百万,这一次就消失无踪了万余青壮。

那真是元气大伤,动了根基。

“让刑部会同九门提督即刻缉拿荣禄一家,打入天牢。”

“让各城门都注意着点,荣禄一回来,就带他来见我!”

和醇亲王一样,太后也不信荣禄就这么死了。

毕竟这才第一仗,一军主帅哪儿有这么容易死呀!

而且前线战局,也是荣禄专门给太后上书,讲解情况,并放出豪言壮语。

这样的人,怎么会这么悄无声息的死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