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到!”
刷!
总参谋部中,正在工作的参谋们都立刻立正敬礼。
“总参谋长在哪里?”
汤潇逸简单回了个礼,向最近的人问道。
礼毕后参谋们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总参谋部是军队的大脑,军队的指挥机构,随时随地都很繁忙,更别提战时了。
“大都督。”
徐希颜听到声音后从作战室走了出来。
“进去说。”
人多口杂,汤潇逸不想传播恐惧。
哪怕他自己不恐惧,耐不住其他人呀。
“情况发生了变化,东瀛人得到了阿美丽卡的支持。”
进入作战室,汤潇逸径直走向兵力部署图。
大汉军兵力分布在上面看的一清二楚。
“东瀛人……大都督,定远和镇远要什么时候才能改装完成?”
徐希颜都没看辽东,而是看向了琉球。
作为海军出身的陆军军官,他的战略意识相当全面。
辽东那边出问题的几率很小,大不了就全面收缩防御,在舰炮射程内拖着。
只要威海卫不失,大汉军掌控渤海绝对制海权,那就没问题,顶多日子苦一点。
但琉球若是有失,东瀛便能以此为跳板,进攻东南任意一地。
那大汉军就陷入战略被动了,将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大量资源去保卫沿海城市。
这对正在多线作战的大汉军来说是致命的。
“动力系统优化已经完成,定远正在敷设新装甲,镇远已经进入炮塔改造阶段。”
“即便是日夜开工,要等二舰完成改造,最少也还要两三个月。”
“不过暂时不用担心琉球,现有战舰也能保证海上决战的胜利。”
汤潇逸并不担心琉球,虽然没了定镇,少了两艘抗线的主力舰。
但福字一艘铁甲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其中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配合北洋剩余巡洋舰,赢是没问题的。
就是损失会大一些。
唯一的问题是,怎么保证双方开展决战。
福宁服役后,汤潇逸不止一次试图找东瀛干一场了,特别在定镇改装之前。
可惜,东瀛人只知道装孙子,缩着不动。
“这样的话,我提议调平远去渤海,平远炮少航速慢,已经跟不上海战了。”
“但平远装备的35倍径260毫米克虏伯舰炮,射程达到米,可确保辽东万无一失。”
既然汤潇逸都说海上没压力了,徐希颜干脆就得寸进尺。
渤海只有两艘巡洋舰在,也就是超扬二舰,其254毫米主炮口径虽然大,但已经很老了。
这种阿姆斯特朗10英寸舰炮设计的最大射程只有8000米,在海里对岸攻击,这个射程还得减。
最重要的还是木壳的底子,万一被东瀛的火炮集火,是有可能出问题的。
平远就没有这个压力。
“没有必要,将第一重炮旅派去,东瀛的牌就这么多,也没必要抠抠搜搜的,先打它再说!”
派平远去也是为了防守,但汤潇逸直接选择转守为攻。
清军高低名义上有百万大军,现在才掏了三四十万出来,还有几十万人压在手里,东瀛呢?
东瀛第二第三军名义上补充了不少人,但也就十五万人左右,全在明面上。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大汉军甚至知道东瀛大队一级的军队大概在哪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