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来晚了?(2 / 2)

“别说话,别激动,你就能活。”

其实医生也不确定,战场上因失血过多而死的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是最大死亡原因。

王明已经流了不少血了,出现失血过多的前兆,只能说先救一救。

这还是因为旁边的主射手伤情不重,不然他们大概率选择救主射手。

战场,就是这么残酷。

王明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

意识到被击中后,他就看了自己的伤口。

起初血像喷泉一样从伤口涌出,他立刻用学到的应急止血法给自己止血。

旁边的两个士兵也来帮忙。

但都是第一次做,只知道要摁着,摁没摁对也不清楚,总之血没喷出来了,但还在流。

王明感觉自己的力气正在渐渐流失,呼吸变得急促,脑袋也没那么清楚了。

他觉得,自己怕是要死了。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的身后事,他参军早,知道大汉军会把他的家人照顾好,不会受委屈。

就是有些遗憾,他的女儿下个月才满周岁,他连信都不能写回去了。

谁知道医生突然说还有救。

就是不能说话……

“李杨,现在开始你是组长,告诉副班长,他是班长了,别给我丢人。”

王明看了一眼主射手,夹板已经打好了,但肯定是跟不上进攻节奏了。

那么,他们组就只能副射手李杨顶上。

他很看好李杨,踏实,肯学,学起东西来有一股狠劲儿,同时身体强壮。

身体不够强也不配来机枪班。

“啊?”

李杨愣了一下,他才当了五个月兵,这就组长了?

“是!”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他不当这个组长,他们这个组也没办法战斗了。

医生没说话,继续处理着伤口。

其实并没有说话就会死这个说法,虽然说话带来的震动会对精细处理有一定麻烦,也会带来一定的出血。

但是!

他们是医护兵,哪里搞什么精细处理?

他直接给动脉血管打了个结,先将就着。

至于二次伤害、后遗症什么的?

只有活着的人才配谈二次伤害,后遗症,活下去才有后遗症。

一个士兵背着主射手,两个医护兵用担架抬着王明,往回退了下去。

现在,机枪组就剩四个人了,刚好够抬机枪。

篇幅不小,但从李杨靠近到医护兵把人抬走,只用了不到三分钟。

“快,这些弹药我来拿,水壶挂机枪上,快去阵地。”

李杨捡起三个150发弹药盒子,身上装不下了,就塞在衣服里,然后把衣服绑上。

把备用零件分了分,往阵地赶去。

步兵已经给他们修筑好了阵地:

几个简易的单兵坑,其中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坑前面,摆着四个沙袋,两两堆叠。

可以阻挡很大一部分步枪的伤害,特别是黑火药步枪,初速低的同时弹头阻力还大。

基本无法穿透沙袋。

“你来开枪,我来给你供弹,并告诉你往哪儿打。”

李杨随机抓了一个弹药手当射手。

他则同时承担副射手和组长的身份。

不是他不想当主射手,而是他当了主射手,其他人更不明白组长该干些什么。

组长可不只是看哪里人多打哪里。

要配合步兵的进攻,例如压制步兵进攻路上的敌人,给步兵制造机会。

要和其他机枪阵地配合,在敌人反扑时默契打出全面压制。

可不是瞎打,而是根据友军的位置,大致判断自己需要负责的方向和范围,一般是交叉射击。

“那颗大树下面是,卧槽大炮!压死他!别松手压死他!”

李杨的眼睛很好,看见三百米外的大树下有七八个人聚在一起,本来只是好奇的看一眼。

毕竟近处的敌人还没解决完。

结果就是这一眼,他看到了几个人推着一门大炮出来了。

立即拖动着机枪调转方向,对着那边进行火力压制。

机枪当然打不过大炮,即便抢占先机都打不坏大炮,特别是这种瞄准都是用机械瞄具的。

有炮镜的还能打坏炮镜,机械瞄具就是一坨铁疙瘩,打不坏。

但是,大炮顶得住,人呢?

血肉之躯抵挡不住12.7,同样也抵挡不住11.43机枪弹。

刹那间,爆出一团团血雾,倒下五六个后,剩下的快速躲在大树后面,不敢再露头。

即便如此,李杨还是不放心,打光一条子弹带后,专门安排一个弹药手盯着大炮的方向。

好在,他们再没敢出来。

在机枪的配合下,大汉军撕开了一个又一个口子。

理论上此时应该开始白刃战了,双方意见到了近前。

但每当东瀛人起身想刺刀冲锋的时候,立刻就有机枪照顾它们。

就这样,东瀛人被撕成一块又一块后,彻底崩溃了,开始撒丫子逃跑,或者投降。

大汉军士兵尾随着逃跑的东瀛人,向着东瀛人的出发阵地冲去。

见状东瀛人也顾不得继续打炮战了。

仓促进行了一次阻断炮击,然后拉着大炮撒丫子跑路,生怕大汉军又上来夺走仅剩的大炮。

失去了炮兵阻拦,大汉军带来的为数不多的火炮便发挥了威力。

三天时间,李杨带着四个人的机枪组,先向西北打,然后又向东北冲,完了又打向南边。

四人机枪组减员两个,一个阵亡,一个受伤,不得已拉了五个步兵来帮忙。

在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哪儿了的时候,和友军汇合了。

“我是33团的,过来借个备用撞针,我们的撞针断了,你们组还那么多人?牛呀,抽烟抽烟。”

33团来人惊奇的看着李杨的7人组。

“33团?不是在东面吗?”

李杨拿出了备用撞针。

“你还不知道?咱们师来了个大的,趁着东瀛人想夺回大炮,兵力部署出现缺口,给它来了个反包围。”

“现在咱们南边,东瀛一个师已经被咱们断了后路。”

“听说三师那边也是这样,还有第五旅,也追着东瀛人打……”

……

“敌重新组建的第五师团已经被第十一师包围,战争以来新组建第七师团已经被第16师击溃,正在进行追击战。”

“敌第三军方向,我第三师已经向西推进了一百公里,第五旅正在向北突进,我们计划截断敌人突出部两个师团的退路……”

辽河东岸,大汉军辽东军后方,军团参谋长双手撑着下巴,听着战果汇报。

他刚刚抵达,就直接来听战果汇报了。

“你是说,我们已经包围了一个师团,击败了三个师团,并正在尝试围歼。”

“四个师团,东瀛一共才几个师团?”

“那我白来了?”

最后一句话,是参谋长在心里说的。

他白跑这一趟,不来也没事。

东瀛已经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