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怎么最后就成汉贼了呢(1 / 2)

“师父啊,我的丞相啊,原先兵马调动,粮草调度,都是出自您手,如今事事都要跟学生请求,这真是折煞学生了。”邓芝说着就要跪下,还是诸葛亮伸手拦了下来。

“伯苗啊,你可知陛下的深意。”邓芝听到诸葛亮的话先是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伯苗,这长安都收复了,那离三兴大汉还会远吗?”当听到诸葛亮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毕竟长安是西汉旧都,也是有汉以来的第一座都城,政治意义实在是过于强大,第一次北伐就能获得如此成果,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了三兴大汉的希望。

“那为师问你,既然能三兴大汉,天下人如何看为师啊?为师未出山之时,自比管仲、乐毅,想要匡扶汉室,辅佐君王平定天下,雄心壮志仿佛就在昨日……”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清楚,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这是一段佳话。

可诸葛亮话风一转。

“遥想当年,曹阿瞒任洛阳北部尉,不畏强权棒打权贵,后董卓进京欺凌天子,那曹阿瞒只身刺董,事情败露后回到老家又是散尽家财兴兵讨董,诸侯割据之际迎接落魄的汉室,早年只想做一个大汉的征西将军罢了,可是这样志向的曹阿瞒怎么最后就成汉贼了呢?”

听到诸葛亮这话,所有人都冷汗直流,扑通跪倒了一片……

“丞相慎言啊!”杨仪最先开口说道。

“师父,慎言啊!这话要是传出去可不好啊!”邓芝也开口说道。

站在一旁的姜维整个人脑子里都懵了,“不是蜀汉……大汉人聊天尺度都这么大的吗?”

诸葛亮的这番话并不是牢骚,而是一种无奈。

自从诸葛亮当上丞相之后,并不是一番风平浪静,虽然诸葛亮自己没有私心,一心为公,可是不少人私下里抨击诸葛亮,说他大权在握这是要当权臣的先兆,况且大事小情都交由丞相府处理,明显有架空朝堂的意向啊。

私下里说说也就算了。

就连同样身份是托孤大臣的李严也看不惯诸葛亮的霸道集权,公开上表刘禅,希望给诸葛亮加九锡,封王。

这就是明显的恶心诸葛亮了。

当然李严也是知道刘禅不会同意这么离谱的建议,因为大汉自从建立以来就有,“非刘姓不封王”的铁律。

这么干完完全全就是恶心一把诸葛亮,把诸葛亮跟曹操放到一块比较。

从丞相的身份加九锡封王,那可是篡位谋逆的意思啊,既然你诸葛亮说什么北伐的第一要事,举国上下资源都要为北伐让路,不让我李严放开手脚干活,那我也不能让你好受了。

如今诸葛亮直接把话说到了明面上,坚持初心,可以放弃兵权。

曹操之所以最后成为了汉贼,无非是在南征北战中发现,大汉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子,汉献帝手下无兵无权奈何不了自己,最后才敢明目张胆的行谋逆之事。

权力的膨胀最终会勾引出人心底的欲望。

但是那句点评曹操前半生功绩的话,在蜀汉这可是说不得啊,曹魏就是谋逆,板上钉钉是全天下最大逆不道的人,这话如果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耳朵里,不敢想象……

“不用紧张,都起来吧,为师问心无愧,我也懂咱们陛下的心思,凡事都要按规矩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以逾越,文官不插手武将的事情,我这个丞相不插手皇权的事情,那这天下自然是一片祥和安宁。”

听到诸葛亮真诚的诉说,邓芝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清楚相权的强势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定。

诸葛亮早些年自诩管仲、乐毅,无非是想当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如今这个地步不可能再进一步,所以借着这次封赏,在刘禅的面前做了让步,适当的释放一些权力回到皇权手中,也算是对刘禅的妥协。

甚至邓芝隐隐约约有预感,这次兵权和假节的交出,并没有回到诸葛亮的手中,极大可能是诸葛亮自己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