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在邺城数着日子,他能感受到秦姝与自己渐生的隔阂,所以才会反复的叮嘱,要她回来。
两人还没来得及把话说清楚,就又一次分开。
过去一天又一天,望眼欲穿,也始终不见斛律光与秦姝归来。
他的心,越来越急,越来越悬。每过一天,焦虑就增一分,等待的煎熬,让他觉得度日如年。
下朝归府的途中,高澄坐在马车里,神情疲惫焦虑。
手指不断摩挲着腰间垂吊的玉蚂蚱。
斛律光先前的来信,说是一行人往北去了。
他担心秦姝会去追宇文护,这样归期无定,让他着急。
心里正默默计划着,亲自去寻秦姝。
一进府,就有婢女匆忙跑来,声音带着几分焦急:
“大将军,公主殿下如今病得厉害,一直唤着大将军,将军,您还是去看看吧!”
高澄的脚步猛地一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脸上多的是无奈与犹豫。
他恨元仲华纵仆,散他秘事,可她又毕竟是自己的正妻,又是皇帝之妹。
也不想把事闹得太难看。
原本的计划,此刻不得不暂时搁置。
随即目光从婢女身上移开,转而看向一旁的高洋。
“子进,为兄有件事,想托你去做!”
高洋一听,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向前一步,兴奋的问道:“长兄但说无妨,子进定不辱命!”
高澄就对婢女吩咐了一句:“你先回去,告诉公主好生养病,我这就来。”
待婢女拜礼离开后,高澄继续对高洋说道:
“你去寻明月,最重要的,务必带回秦姝!
明月先前来信,说是往石邑去了,你这就去石邑,只求寻人回来,不必做其他!”
高洋又多问了一句:“想必明月是去追贼,长兄,难道贼人不追了?”
“自有其他人追,何须他们,你也只管寻他回来,其他事,勿需多管!”
高洋一听,应了一声:“是,长兄!”
说完也就转身出了正厅。
高澄望着高洋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惆怅一刻。
定了定神,转身往后宅缓缓行去。
当他经过曲折蜿蜒的回廊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高孝瑜带着孝珩与孝瓘正围聚在一起,三人的脑袋凑得很近,似乎在专注地看着什么。
高澄心中涌起一丝好奇,脚步不自觉地朝着他们的方向迈去。
凑近一看,原来是孝瑜抓了一只小燕,细细的绳索套在小燕纤细的脚上。
两个年幼的孩子,双手不断地伸过去,轻轻抚摸着小燕,眼中满是新奇与欢喜,嘴里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鸟有什么好玩的?”
孝瑜年纪稍大些,抬头看到了父亲身影,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原本蹲着的身子立刻从地上弹了起来。
“阿爷!”
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将燕儿往身后藏去。
小点的两个,就跑进高澄身边,清脆的唤着:“阿爷!”
高澄摊出了手:“给阿爷瞧瞧!”
孝瑜才小心翼翼的走近高澄,将小燕儿放到了高澄手里。
“老师留的的功课都做完了?”
高澄神情有些严肃,一边问着,一边看向手里的燕儿。
是只雏燕,还飞不了,现在已被把玩得奄奄一息。
高澄眉眼不禁微微蹙起。
“阿爷,是只掉下窝的,不是我去抓的!”
“我问的是功课!”
高孝瑜便不再说话,只是立在高澄前面,显得有些心虚。
“还不去做!”
一说完,孝瑜忙点了点头,快速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