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聪明的金尚宫(2 / 2)

周宁淡淡道:“据我所知许多大臣和儒生都想扳倒广昌府院君,为仁穆大妃母子翻案。我大明也不用多做什么,只需一道诏书重申仁穆大妃的正统地位即可,总会有人站出来响应。到那时李珲的王位还坐得稳吗?他尚且不能自保,你又如何脱身?本使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

金尚宫厉声道:“你敢威胁我?”

“你不过是一个宫中的女官,本使有必要威胁你吗?朝廷更不会支持一个不听话的国王。我军的确急需支援,可就算你们不给支援,从而导致我军全军覆没又怎样?大明朝难道还会垮了不成?只怕先遭殃的会是李珲吧。”

梅香翻译完后屋内陷入了沉默,金尚宫这次没有急着发火,反倒低下头思索起来。

她深知自己迫害过的人太多,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一旦李珲倒台,她也是必死无疑。

其实李珲又何尝不想用粮食保住王位,要不然在得知明军击败后金军队的消息后,他也不会立刻派出使臣赶赴北京求赐蟒袍。

可谁曾想努尔哈赤在遭遇惨败后也改变了战略方针,命二贝勒阿敏清剿朝鲜边境上的明军残部,战争威胁一下子就落到了朝鲜头上。

如果没有葛家堡大捷的话,李珲就不会向明朝请求封赏,没有西平堡大捷的话,努尔哈赤也不会改变进攻方向,历史轨迹的变化在这里造成了连锁反应。

相比与明朝翻脸,李珲更害怕后金军队杀入朝鲜,只因他的统治根基一直不稳,极易被反对势力趁乱推翻。

壬辰倭乱让他的父王失去了权柄,他不想再重蹈覆辙。

再则他百分之百确信朝军挡不住八旗,与其抵抗后金,还不如加大对内整肃的力度,不一样也能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吗?

最重要的是搞自己人对他来说可容易多啦。

以金尚宫的政治水平自然无法理解君王的行为逻辑,就像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甲午海战后慈禧老佛爷宁愿赔钱,也不再和日本人打下去。

这个道理说穿了很简单:投降可以继续稳坐至尊之位,抵抗到底则会被内部力量赶下台。

所以军队并不一定是用来对付外部敌人,有时候对内的效果更佳。

时间过去了良久,金尚宫缓缓抬起头,她还是想不通李珲为何不用粮食换蟒袍,但她却想通了另一件事,那便是要时刻准备好“跳船”。

“上使大人,我要是把钱粮都借给你,你能给我什么保证?”

周宁微微一笑道:“你想要什么保证?本使向来信守承诺。”

“无论王京发生什么事,大人能否保妾身一个平安。”

当着梅香和白贞的面,金尚宫轻轻抓起周宁的手,放在了她的大腿上,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哈哈哈,能保护金尚宫这样的美人,正是在下求之不得之事。”

“那妾身就把一切都托付给大人了。”

梅香和白贞瞪大了双眼,她俩万万想不到,大王的女人竟会比晓月楼的头牌更妖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