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求仙(1 / 2)

第12章:求仙

罗星的心思却跑到别的问题上了——喝酒影响内力,那么,别的东西呢?

比如,典史悄悄上贡给县令的“北地百年老参”,罗星也是在酒局后扶着半醉的裴校尉离开时偷听到的。

甫一听到百年老参这四个字,罗星下意识就想到了另外四个字——天材地宝。

这里是修仙界,山里有这等宝物并不稀奇,说不定是修仙者都没发现,被凡人挖了去。

修仙者自己大概也会种植灵药之类的,还需要杂役仆人打理。

所以,类似的天材地宝,应该,对内力有促进作用。

可惜了,现在罗星虽然是“前途光明”,但依旧只是个校尉手底下的亲兵兼账丁,也就衣食勉强无忧,余钱也没有几个,按照当前的路子发展下去,混个三年五年,应该能在县府城安个家,就算是“脱离苦海”,从农户转型为城镇小民了……

至于什么豪宅美馔,尤其是珍奇补品,根本就没机会见识和享用。

就连裴校尉这样的军官,大抵也是没有资格,不过人家快要升迁到上面去了,倒也说不准。

所以,吃天材地宝促进内力增长的路,根本走不起……

但修炼不能停,尝试也不会停。

罗星改变策略,开始尝试将那股原本小拇指粗细的内力流不断拉长,就像一条真正的“贪吃蛇”,延长其在经脉之中流动的时间,如此一来,内力对肌体的冲刷效果似乎变弱了一些,但变得缓慢而持久,甚至,需要消耗的注意力也更少,只要“捏紧”变细之后的内力“贪吃蛇”头部,后边的部分也会跟着头部经过的路线再走一遍,整体算下来,绕全身经脉一个周天,也就相当于完成一次从心脏出发再回到心脏的血液循环,精力消耗更小,整体速度反而不慢反快……

也就是说,原本推着如同小指节的内力做周天运转,成了拉着一根针头,带着后边的丝线……

继续深入尝试,将内力丝线拉得更长更细,到了新岁前一天,罗星的尝试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所谓的突破性,就是,他将内力流,拉到了极限,就像,贪吃蛇占满了整个游戏屏幕!

当然,游戏里的贪吃蛇占满了屏幕,就会撞上自己的身体,然后“自爆”,游戏失败。

而罗星的内力拉到极限之后,变成了比头发丝还细的细丝,最后,跟自己的“尾巴”接上了。

于是乎,内力被拉成了一条新的“循环系统线”,就像是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一般,贯通全身。

而且,在头尾相连的一瞬间,罗星觉得浑身就像是刚练出内力那日一般,倏然清凉透顶!

不过,在这个临近新岁的冬夜里,这份清凉却如同夏日里的清风,不带一丝寒气。

感觉,就是实力进步了,境界提升了,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罗星暗暗欣喜,同时也确定,自己,似乎摸索对了。

说起来,这一系列的尝试,都是根据曾经看过的小说影视还有玩过的游戏自己琢磨的,甚至都不知道对不对。

也算是够大胆的!

好在,蒙对了……

也不能说毫无根据地瞎蒙,毕竟,那些虚构作品里,总是有那么一点自己的逻辑在里面的,罗星也是先思考再实践,觉得合理再动手。

那些虚构作品里好歹说的是“气沉丹田”“搬运周天”“循环往复”“淬炼筋骨”“循序渐进”之类的话,如果说的是“颠倒逆行”“神功速成”之类的,罗星也不敢贸然尝试……

总之,练成了内力循环,实力提升了,自己的生活也有保障,在修仙界的凡人之中生存,应该也有自保之力了。

当然,还得巩固修为,不断精进,毕竟当下的内力已经被拉成了头发丝那么细的“涓涓细流”,一不小心恐怕都会消散,根据那些虚构作品的逻辑,还得不断加大加粗……

这时候,新年也到了。

新岁初一,兵营里也热闹,县令还带着县府衙门大小官吏前来“慰问”,热闹半天。

接着,便是热闹的新春,一直到十五“元宵”——开岁节才会慢慢冷清下来。

就在新岁初三,裴校尉忽然叫上罗星,去了一趟城东。

城东有座小山,种满竹子,风景优美,地势偏高,远眺苍龙泽,是个赏景的好地方。

龙泽县的教育中心“东山书院”,就在山上。

裴校尉没有穿平日的军装便甲,而是穿了一身书生装扮的棉衣,带了罗星和另一个跟随多年的亲兵。

到了书院,看门人认得裴校尉,便直接带路,引着三人走进竹林环绕曲径通幽的书院,来到一处风景开阔,直面苍龙泽的凉亭之中。

凉亭四面通风,却有着膝盖高的围墙,四根柱子之间地基之上的部分有四个长条形炉坑,内有烧得通红的炭火,烘得凉亭温暖如春。

亭中坐了五人,当间支起一个红炭小炉,煮着一壶清茶,旁边摆了几小碟瓜果点心,都不够一个人吃的,旁边还有一张小几,上有几张镇尺压着的宣纸。

五人之中,有两人正围着一盘棋对弈,其他人默默围观,整个凉亭就显得有一点点局促,再来个人都挤不下……

亭外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仆人伺候着,随时添炭加水。

看门人将裴校尉引道此处便回去,裴校尉正了正衣冠,走到近前,对着亭内几人拱手鞠躬,道了一声:“晚生裴行止,见过简夫子,见过诸位先生。”

五人之前仿佛沉浸在棋局之中,丝毫不关心外界,直到裴校尉行礼问好,像是刚注意到一般,一齐转过脸来。

当中最老的一个,须发皆白,有那么一丝仙风道骨的气质,大概就是那简夫子,轻咳一声,才道:“原来是仲景贤侄,今日到此,所为何事?”